但毕竟还是要兵部尚书点头才可行,听了皇帝的语气,这李景隆作为这次主帅的事情是铁板钉地的事情了,这让他齐泰有些犯了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s;明朝洪武元年,朱元璋设置兵部。洪武六年,增设兵部尚书和兵部侍郎各一人,并在总部、驾部、职方部这三个部门各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各两人,隶属中书省。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惟庸案,明太祖朱元璋罢黜宰相与中书省,并仿照《周官》六卿之制,直属六部,并各设尚书、侍郎各一名。每部分四属部,每属部设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次年,增试侍郎一人。洪武二十二年,改总部为选部。洪武二十九年,定为武选、职方、车驾、武库四司,皆称清吏司。景泰年间,增设尚书一人,协理部事。天顺初年罢免。隆庆四年,添注侍郎二人,后罢免。万历末年重设。
明朝,兵部尚书、或侍郎或都督府右都御史参与协理京营戎政,掌管京营『操』练。永乐年初设置三大营,总属武将。景泰元年,设提督团营,命兵部尚书于谦兼领,之后罢去。成化三年,再设,以本部尚书或都御史兼任。嘉靖二十年,命尚书刘天和辍离部务,另给关防,专理戎政,之后改由兵部侍郎协理戎政。万历九年裁革,十一年复设。天启初年,增设协理一人,后革除。崇祯二年,再设,以庶起士刘之纶为兵部侍郎担任。
第17卷 765章:尚书大人
齐泰对这个世袭的浮夸子弟并无丝毫的好感,若说二人有仇,那也没有,但多少还是有些疙瘩,这个疙瘩还得从建文帝元年开始说起,那天天气大晴,齐泰和黄子澄一同陪着建文帝商量完了军国要事后,便自皇宫里出来,出得皇城,气氛自然不一样,齐泰吐了口气,皇宫有建文帝高高在上,齐泰不敢太过放肆,来到了外面,金陵自太祖洪武皇帝建都一来,便集聚四方繁华,尤其是夫子庙,在金陵夫子庙是金陵小吃的发源地,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南北朝时,这儿已是商贾云集之地,在洪武时期更加兴盛,饭馆、茶社、酒楼、小吃铺,比比皆是。仅小吃花『色』品种就有二百多种,除夫子庙外,在湖南路、新街口、朝天宫、长乐路、山西路、中央门、惠民桥、燕子矶等地,也逐渐形成了比较集中的点心小吃群。此外,沿街叫卖,到处可见。太祖洪武皇帝驾崩一年后,原本沉寂的金陵城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