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骑兵,只需耿炳文率军出战,方才王爷取胜的关键!“
“好,说的好!“朱棣大喜,萧兄弟果然想得周到,就这么半!”
“王爷……“金相士勿要再劝!”朱棣打断金忠的话,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地道:“真定一役,关乎本王奉天靖难的气运;而迫耿炳文主力出战,更是我军得胜的关键!如今耿炳文好不容易将真定主力合并回笼,我军要想取胜,也只有仰仗萧兄弟了,若是天佑本王,萧将军烧了耿炳文的粮草,耿炳文必败无疑,此事关全局,本王就是担些风险也值得!”
“王爷说的极是,萧兄弟如此机灵,烧耿炳文的粮草还不是小菜一碟!”朱能不顾金忠满脸的忧『色』,笑呵呵的道。
金忠一阵默然。他明白朱棣的脾气,一旦他下定决心,就是九头牛也拉不回来,半晌,金忠叹了口气道:“既如此,臣这就去调度兵马,好让明日王爷『逼』真定城下!”
第二日天气大晴,燕王朱棣的大军向耿炳文的营地动了第一次进攻。
第17卷 败将也千古【感兴趣的看】
今天小景要写的这个人,其实是小景很不愿意写的,他就是王保保。前些日子,我写了《一代枭雄》介绍了张士诚、陈友谅,很多人看了之后,不少人问我,元朝若是没有刘福通这个人,会有张士诚、陈友谅、朱元璋的起义么?“对于这个问题,我却不敢回答,并非我不愿意回答,实乃是这个人太不出名,每次看明朝的电视剧时,也总是以配角出场,更多的时候,是路人甲,或者是路人乙,比起一代枭雄陈友谅、张士诚他了不是一星半点。今日小景闲来无事,就将此人的人生经历查阅了一番,发现此人的人生经历其实并不比张士诚、陈友谅差多少,但何以二人成就了一代枭雄,此人却沦为默默无闻的路人甲呢?
以小景看,一个人要成功,虽需要真本事,但更需要的是运气。没有运气的人,他有再大的本事,也不会成功,要么……壮志未酬,便糊里糊涂的死掉;要么,明明一身本事,却被人压制排挤、郁郁一生。最终发出的感叹也不过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叹。
小景虽二十五六岁,但读书不少,历史之中,这样的人不少,少年之时,才华惊艳,却总是挣扎不得出头,最后流于平庸,穷困倒一生。最后郁郁而终。
但今日小景读罢此人,才发现,此人虽出身低微、不曾习文、练过武功,要出人头地,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成。或许注定他一辈子也不会成功,直到胸中这份仇恨磨砺平了,成为一个平庸的农夫……但不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