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副将做出了一个正确决定。一个让他们多活一会儿的决定。
“全体下马布阵,军阵前方布洒铁蒺藜。长戟在前,弓弩在后。”与其让这些二把刀的骑兵下马步战,不若直接作为步兵来得便利。都是常年训练过的步卒,作为步兵比骑兵更加合适。
果然,双脚一落地。这些家伙仿佛立时活了过来,阵势更是飞快布成。平日里时常的操练,早就熟透了。大约百十人,带着鹿皮手套。手中拎着革囊,开始布洒铁蒺藜。
弓弩手忙着调试弩具,匈奴人的弓大汉的弩。这是一场机械力与人力的较量,自打云啸发明了摇转偏心轮的制弩方法。汉军的制式弩箭威力便越来越大,若不是受材料所掣。说不定,已然达到了铁胎弩的水准也说不定。
弩兵整齐的斜着站成三排,这也是云家学来的阵势。第一排射击过后便可以从容蹲下上弦,第二排便可以射击。斜式的站位,可以保证前面的人不阻挡后面的人。如此便可以形成持续火力,对敌进行精准打击。
在他们前面,蹲着大批的刀盾手与长戟兵。这些长戟兵列成横列,手中的长戟都插进了冻得坚硬的土地里。没人想着端着长戟硬悍骑兵冲锋,那不是英勇行为而是作死行为。
而那些刀盾手,便是对付匈奴人的射雕手。三百多步的距离,射雕手即便是再厉害。手中的箭矢也是有轨迹可循,绝大多数情况下,反应时间相当充分。
七千人,在不到盏茶时间便布置完毕。速度快得令人咋舌,作为步卒这些人还是合格的。
硬着寒风,伊稚斜能够感觉到对面那些汉军凛冽的杀气。
好聪明的家伙,知道骑在马上不是对手。硬是将骑兵改回了步卒,看起来对面的将军比那个叫什么李广的强多了。如果能够招降还是不错的,伊稚斜看着对面的军阵想着。
“大单于,咱们十万人对付这七千人并不难。踏也能将他们他成肉泥,不过依奴才看似乎应该先让咱们的军卒歇歇,毕竟他们征战一天又赶了一夜的路,已然是疲惫不堪。如果这时去冲阵,怕是会徒增伤亡。
我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派遣使者进行劝降。还可以将李广的旗帜拿给对方的将军看,孙子兵法讲得好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
第六十五章老马识途
使者的头颅被扔出来的一刹那,伊稚斜与中行悦的眼仁都眯成了针鼻儿。因为那颗头颅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田荣。
中行悦心疼的直哆嗦,他本就不同意田荣前去。奈何田荣一再请求,说自己精通汉话与汉人的性格。极力在大单于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