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起茴香来。
从熟悉家中的社交人脉开始。
整理了一匣子的单子,并一书篓的拜帖过来给茴香看。
把二三十张单子分门别类的递到她手上,一一告诉她这家是谁家,那家又是谁家的姻亲,都同自家有过甚的交际,这家跟那家又有甚的过节……以及譬如通家之好日常该如何走动,泛泛之交逢年过节的时候又如何应酬,还有上官家眷跟前该如何说话行事儿,再有商贾之家的宴请,李太太一口气递了三四张单子给茴香:“这几家,不失礼数即可。”随后又递了五六张给她:“这几家,咱们随意即可,到时候想去就去,不想去,派了妈妈们走一趟也是一样的……”
一路说下来,当时茴香还未意识到甚的。
只是李太太既然这样事无巨细的教导她,她自是要用上十二分的心思来习学的。
郑重接过那一张张的单子,又认真应诺,就当上书一般了。
何况再对照再娘家时,祖母、母亲同一干长辈们同她说的那些个轶事儿,告诉她的一些个过往,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事体,茴香确实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清明过的,自是并不觉得无聊的。
而且茴香自小养成的性子同习惯摆在这里,虽然李太太只说让她熟悉熟悉,慢慢接触,并没有要求她当即要将单子上的人家一五一十的记下来,可她既是应了李太太的话儿把单子拿了回来,自是当成一桩正经功课对待,一得闲就要熟背在心的。
也是到底年纪轻轻的缘故,又背了十余年的书了,对于背书,早已如吃饭喝水般自然,也已有了自个儿的窍门了。
在李太太按照亲疏远近的基础上,又按照士农工商,辅以行会、籍贯等等进行记忆,不过几天功夫,就已是将这里头错综复杂的关系倒背如流了。
待她新婚弥月之后,李太太开始携了她出门应酬,正式在崇塘官商圈子里露面的时候,心中有丘壑,自然而然也就一一对应,派上用场了。
她这才明白李太太的真正用意。
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之前备嫁之时,长辈们千叮咛万嘱咐的,身为长媳所需要承担的家族责任,到底都包括了些甚的……
而李太太自是喜不自胜的,比起举茶举饭、把搔背痒这些个丫鬟也能做好的事儿,她更需要的是一个宜家宜室,人情练达的儿媳妇来整理门庭、传宗接代。
茴香虽然说话行事儿轻描淡写的,同她风风火火的性子正好相左,可不但娘家能耐人辈出,家风正名声好,姑娘自个儿也格外聪慧能干,何况身体好,学问也好,还能叫儿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