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在外,但……想到这些,赵羽给周瑜去了一封书信,不敢再耽搁时间,匆匆告别了荆州的亲人们,跟着刘备踏上了入川之路。
入川的一路上,刘备非常关注赵羽,命刘琰精心安排赵羽的一切行程用度。赵羽从来没有在刘备这里获得过这样的特殊待遇,他在受宠若惊的同时,感觉出另外的意思,他觉得,刘备如此反常的态度说明刘备已经开始重视他的行为了,换个想法,那就是对他起了戒备之心。
联想到刘备对他照顾周瑜的不耐,联想到赵云徐庶不愿意他频繁前往江东,联想到孙权利用和他的关系频频给几位兄长写劝降信,他心里顿时惊惧起来,再无以往那种无拘无束的散漫想法了。
而突然变得拘束沉默的赵羽,也让刘备等人很不习惯,数次交谈下来,也没弄明白赵羽为什么变的这样沉默,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赵羽并不想离开荆州。此时,便有人在刘备面前进言,说赵羽这样,是不是有其他的想法,他和荆州东吴那些人的关系可不一般,应该加以提防。刘备听到这样的说法,大大呵斥了对方一番,但却没有禁止住这种流言的散布。赵羽不多时就听到了这样的流言,他惊悚之下,更加沉默寡言了。
归属篇——第二章 无奈处境(3)
来到成都后,赵云和典韦自是十分高兴,几年未见,也是担心万分。赵羽则一反前态,收敛了自己的张扬,变的十分小心谨慎。他本来就认为刘备对其深有戒备,又得知在攻取益州这么大的事情中,赵云和典韦作为一线大将,获得的封赏非常单薄,功名都是下等,甚至还不如刘璋那里投降过来的一些人。
赵云和典韦在成都没有获得刘备的封赏,而徐庶早已被刘备从心腹地位降为了一般臣子,他的工作与其说是协助关羽守荆州,却只负责督促农耕,收取赋税,关羽根本就不怎么听从徐庶的建议,全然当他是摆设一般。赵羽非常自责,总认为若不是自己的缘故,徐庶断然不会英雄无用武之地,在他看来,原来的历史上是因为诸葛亮走了,无人守荆州,刘备才将荆州完全交给关羽,而眼下徐庶在呀,按理说,守荆州的重任本应让徐庶担当,可刘备却放着徐庶不用,这是不是意味着刘备因为他的缘故而不再信任徐庶了呢?
太史慈的江陵守备和甘宁的水军偏将的地位也一点也没改变,他们两个不过是关羽手下的属将,可以说,都是无足轻重的人物。在赵羽看来,这样的猛将不能独当一方,不是刘备五识人之明,而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刘备不敢或不愿意重用二人。
几方面综合一想,赵羽越发是觉得自己的猜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