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形象,他对庞统说“我不是不想取益州,而是有所顾虑。我最大的敌人就是曹操,故此,我做事都是与曹操反着干,曹操急,我宽;曹操暴,我仁;曹操谲,我忠;正因为这样,才得到很多人地拥戴,成就今天的事业。如果我为了得到益州,就不顾仁义之名,那是小故而失信义於天下,这种事情,做起来不划算。”
刘备地顾虑在庞统却不值一提,他呵呵一笑,为刘备解说道:“主公取益州怎说不仁义?刘璋不能守土,益州早晚要发生灾祸,那时,益州之民岂不是苦不堪言?主公取益州,看似对不住同宗刘璋,但却与民有利。等取下益州,主公只要以仁义对待刘璋,封以大国,让他安渡一生,还有负义之言吗?如果主公不取益州,益州终为他人所有,到时候,别说主公后悔,刘璋也难保善终。”
一番话,说地刘备连连称是,下定了取益州的决心。就在此时,法正到来,这简直是瞌睡虫遇到了枕头,太好了。等刘备见了法正,一番交谈下来,获知了法正地才能,更是引为心腹。法正面对刘备的赏识,自然是感激涕零,恨不得把心窝掏出来让刘备看,对益州的虚实更不隐瞒,全盘托出。
法正比张松又高一筹,不仅历数益州的优缺点,还更进一步向刘备提供了轻取益州的各种建议。刘备尽获益州虚实,又得到了轻取益州的大好机会,怎肯放过,让法正回复刘璋,定尽心竭力为刘璋获取汉中,抵御曹操来犯。获得法正汇报的刘璋也是大喜,置刘巴、黄权、张任等人的苦苦劝阻于不顾,派法正带了四千兵马和大量的物资迎接刘备入川。
建安十六年的十一月,刘备留诸葛亮、徐庶、关羽、张飞、赵云、太史慈、甘宁等据荆州,自己带庞统、典韦、黄忠、魏延等和数万士兵入益州。沿途自有益州大小官员奉命迎接,军饷物资准备充裕,来往迎送恭敬客气。刘备也是一路走,一路刻意结交这些人士,收买人心,给益州官吏士族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大军到涪城时,刘璋亲自出迎,两人相见甚欢。此时,张松便让法正告诉刘备,可趁机拿下刘璋,兵不血刃得到益州。随行的庞统此时也向刘备进言,既然刘璋自己送上门来,干脆拿下算了。可刘备并未采纳他们的建议。他给法正张松的答复是:“此大事也,不可仓卒。”私下却对庞统言道:“时机未到,初入他国,恩信未著此时拿下刘璋,道义有亏,蜀中人心不服。贸然行事,恐不得成功,还是慢慢来的好。”
刘璋一点也没怀疑刘备已经开始算计他了,还一厢情愿地想让刘备帮他打张鲁,拿汉中,抵挡曹操。为了表示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