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乃天下不可多得的奇才。而张辽乃万人敌,实力并非输于关羽等人。而李典,乐进,于禁三人也并非省油的灯。魏国司马懿到底是怎么想的?这不是减弱自家实力吗?”
顾庸答道:“兴霸将军有所不知。郭嘉身为魏国丞相,朝政都是郭嘉执掌。而张辽等人掌握兵权,对司马懿是种威胁。而重要的是司马懿权利并没有郭嘉的大,而且众多人都是信服郭嘉,司马懿不服气。因此想除去郭嘉。而张辽等人则是支持郭嘉,反对司马懿掌权的重要人选。因此司马懿想借此机会,除去郭嘉和张辽等人。”
顾庸如此这样解释到,众人立即明白是怎么样的一回事。但是同时,也为张辽等人可惜,也深恨司马懿这等无情无义之人。这个时候,太史慈问道:“可是如果张辽等人战败,我军立即撤退,这不是失去三江口吗?主公是怎么想的?若三江口陷落,长江水路便被关羽打破了啊。”
众人听了,也说道:“是啊,三江口不能丢啊!”
顾庸道:“吴侯自然想到这个。但是三江口与黄州等地距离偏远,补给不足,很难保持。若保存实力,退守黄州,能与武昌的兵马隔岸相对,关羽的兵马若来到,能来个左右夹击,攻击关羽等人。给关羽一个措手不及。因此吴侯答应舍弃三江口,也要帮助司马懿。”
众人消除了心中的所有疑虑。但是此时的太史慈和甘宁,凌统三人,都在怀疑今日的孙权是否还是以前那个值得自己追求,愿意为其效犬马之劳的孙权了。三人之中虽然凌统还是深恨甘宁,但是在大义面前,凌统却和甘宁站在了同一阵线。
顾庸走后,太史慈,甘宁,凌统三人暗自叹息孙权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孙权了。也许败在刘备手下多次,孙权这位强者,也打算孤注一掷,想尽办法和刘备决一死战了。但是身为臣下的他们,还是不得不追随孙权,听从孙权的吩咐。但是还是决定最后一次和张辽等人并肩作战,打败关羽。
第三天,太史慈和甘宁,凌统三人带著兵马来到张辽水寨之中,说明相助张辽等人之时,张辽几人感激涕零。郭嘉为众人定好作战战略之后,众人在三江口齐心合力,大败关羽和随后而来的张飞部队。虽然关羽军中有自己和张飞,管亥,关兴,关索,关平,周仓,张苞等众多猛将,但是比上对方有张辽,李典,于禁,乐进,太史慈,甘宁,凌统等人,还是讨不到什么便宜。而最重要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