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用到这样的背景?
庄严的乐声一变为高亢,那不像是喜乐,反而像是受苦的天人即将降落凡间,又像是不甘的生命为最后的升华而呐喊。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却只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九歌的慢吟不似原诗作的怨,倒像是对自我的调笑和嘲讽。
“苏家传承到底已有多久已经不可考,相传苏家乃是嫘祖之后,有蚕丝之日起便有苏家存在。相传,苏家在古时同时肩负记录织绣之职,而这也是苏家传承的由来。继承苏家传承的人想要出师必须达到几个必要条件,其中之一就是为自己缝制嫁衣,如果是男,一样要给自己做婚服。”
“而不管是婚服还是嫁衣,从衣料到刺绣到任何一点一滴都必须传承者亲手做成。每代的苏家传承者都会从小就开始制作自己的婚服,哪怕它也许永远没有面世的机会。我母亲也是从小为自己做嫁衣裳,却因为生活流离不安,始终没有机会把嫁衣做完,更没有机会亲自穿上它。”
“我母亲因为这点总觉得很失落,她甚至觉得自己失败的婚姻就是因为没有穿上她亲手缝制的嫁衣的缘故,所以她唯一对我近乎苛责的要求就是一定要在结婚前做出自己的嫁衣,然后穿上它嫁给自己的丈夫。”
九歌轻叹后,道:“可惜你们无缘见到我母亲缝制的嫁衣,她虽然只做了一半,但……真的很美很美,我父亲有一次偶尔翻出那做了一半的嫁衣,为它的精美绝伦惊叹后便想要拿走它去变卖,卖成钱后好去赌博。我母亲一怒之下,把它烧了。烧完后她又后悔,因为她也打算卖了那半件嫁衣,好给我凑学费和购买学刺绣的各种布料和绣线。”
观众和评委静静地听着,当听到九歌父母的婚姻并不幸福时,竟然有很多人感到释然,是啊,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和完美,他们也许没有牧九歌的幸运可以嫁伯爵嫁王子,但至少他们的童年生活是甜蜜温馨的。
此时,竟然很少有人认为牧九歌是在博取观众同情,也许因为他们知道牧九歌根本不需要同情票吧。
“我母亲为我牺牲了很多,如今她因为生病造成记忆力受损,已经认不出我,但是我还是希望能让她亲眼看到我亲手做出来的嫁衣。”
镜头转动,照出了一楼家属观众席位第一排的某个位置上一位秀丽清雅、姿态端庄的夫人。
花无意挑眉,他刚才竟然没有注意到那个位置上坐了人。应该是趁刚才舞台灯暗的机会走进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