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经历过几件倒霉的事情呢。”
主持人接过她的话:“其实这样想,好像也蛮有道理的。比起大多数人,你高中大学读的都是名校,然后事业发展的很好,家庭和睦,有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妥妥的人生赢家啊。”
许多点点头:“我也这么觉得啊。真的还好啦,当时被耶鲁拒绝是挺难过的。但是事过境迁,我后来本科结束以后也成功地申请到了去耶鲁读医学院啊。”
主持人笑道:“是不是有点儿小骄傲啊。据我所知,医学院非常难申请。”
许多认真道:“其实因为我选择的是临床生理学,所以其实要好一些。”
主持人又追问下去:“一般申请国外的大学,很少只申请一所吧。被耶鲁拒绝外,就没有其他学校了吗?”
许多迟疑了一下,回答道:“其实有学校愿意录取我,而且排名还不错,能够全美排进前二十的那种名校。只是,专业问题。大概是我的申请材料里提到了我本人写作,比较关注妇女儿童权益这一块。这两所大学都是只愿意给我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就读。”
“这样你就不好研究生阶段申请医学院了?”
许多摇摇头:“不是的,人文社科专业也可以申请医学院。但我本人比起哲学之类的,对自然科学更加感兴趣。当时就面临着一个难题。我要是接受这两所学校提供的offer,后面要么转专业,要么我得跟哲学死磕四年。而真正转专业成功的概率,其实不高。加上这两所学校距离耶鲁相当远。对对对,如果近的话,说不定我就扛不住,先过去再说吧。”
主持人点了点头:“所以,你最终放弃了高中毕业后出国留学,而是在国内参加高考?”
许多“嗯”一声,解释道:“当时,我就在想,该怎么办。表面上看,外校的学生选择特别多,出国、保送、高考,前两者没走通,还能跟其他高中生一起参加高考。但是我们自己清楚,其实选择前两者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自己将第三条路给堵死了。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出国党跟保送党就基本上不来学校上课了。高考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得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等到高三下学期,前两者路没走通的学生再回来走高考的路,其实已经落了别人一大截子了。”
主持人点头,补充了一句:“有些说法是,外校的学生申请的国外大学以及保送的学校也没有那么好,还不如普通的重点高中,老老实实地去参加高考呢。”
许多无奈地笑了:“其实外界一直对我的高中母校存在一些误解。我想说的是,世界top50的大学,刨除国内的学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