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能否别非得在这时候还要踩许爸一脚。在孩子面前说他们的亲爹真的合适吗?
许宁长大后特反感他妈这毛病。先是反讽“对对对,我身上好的全是你遗传的,缺点都赖我爸”,后来就忍不住怼回头“得了吧,我的近视、咽炎、胆结石还不都是你们李家遗传过来的。”许妈被儿子了好几回,才讪讪地不敢在儿子面前张口。可私底下对着两个女儿,还是会忍不住明里暗里抬高自己贬低许爸。许多跟她姐没弟弟底气足,只好呵呵了。
许多在她妈身上学到的最大道理就是,别整天愁眉苦脸地不停抱怨。否则你就是做的再多再好,别人也会避之不及,亲儿子亲女儿也一样。
许多没接她妈的话茬。她现在说的话她妈不可能真当回事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人在他的家庭中是否有话语权,基本上取决于他对家庭经济的影响力。许多上辈子在医院工作时收入高,对家里的作用大(人人都想在医院学校之类的地方有熟人),所以她说的话在许爸许妈面前很有分量。等她去干了公务员,人穷志短,自己底气都先虚了,许妈就不太把她的话当回事。与之相对比的是,许宁渐渐工作走上正轨,收入啊什么的各方面待遇升了上去,许妈常挂在嘴边的话就变成了“我儿子说”。家里其他人包括许多在内碰上事都愿意去咨询一下许宁的意见。家庭是社会的缩影,权力、影响力的更迭同样如此。
许多把菜叶子切好了拌上米糠,搅和好了一大盆塞到鸡圈里。鸡大爷鸡奶奶都挑嘴的很,用尖尖的喙快准狠地调出菜叶子将糠甩掉,迅速吞下,最后剩在盆底的全是菜梗跟糠。许多扫着院子都服气了,想糊弄它们,真比登天还难。
她有些犯愁鸡鸭的口粮问题了。这季节,浮萍还不到生长旺盛期,况且村里几乎家家都养几只鸡鸭,浮萍俏得很。她记得以前还跑到其他村里去捞浮萍,就这样家里每年光喂鸡鸭用的粮食卖了钱就可以买上好几倍的鸡鸭。许多当时听她妈算了这笔账还觉得不可思议:“那你干嘛还要养鸡鸭?”明显是亏本买卖啊。
许妈一瞪眼:“不养鸡鸭,剩饭剩菜还有那些菜叶子不都得丢掉浪费了。”
许多:……好吧,她居然觉得很有道理。谁能拯救一下她混乱的逻辑啊。
许多想开发一下鸡鸭饲料的新品种。可惜她上辈子虽然种过田下过地(给父母打下手),插秧、割稻、打菜籽,堪称农活无所不会。但她自小缺乏对土地深沉的爱,没被师长耳提面命的时候就认定了将来肯定不会当农民,一心想着如何跳跃农门。难得看一趟中央台的农业军事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