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见出大问题。听常慧慧这么警告,心里反而暖暖的,笑着答应道:“自然听你的。慧慧,你懂的真多。”
常慧慧故意骄傲地抬抬下巴,臭屁地说道:“这是常识。”
霍农没觉得可恶,反而认为她这个动作很可爱,抿唇笑了笑。
常慧慧小心地切下了带芽的块茎,分别种到了菜地里,大概种了一分地,主要还是出芽率太低了。
另外四分地,常慧慧舍不得浪费,还是种上了食用草籽的种子。有一种种子很像谷物,米粒大小,谷壳黄皮,里面的米粒却是鲜艳的红色,味道是几种草籽中最接近大米的,只是比大米粗糙而已。常慧慧给它取名叫红米。其他种类的草籽味道就差远了,但是草籽富含淀粉,很能填饱肚子,烤熟后不容易腐烂是原始人出行最佳的干粮。
她始终弄不明白古代没有打米机是怎么去壳的,舂米什么的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她试过用石棒捣,效果却不太好,于是只好放弃。有空闲的时候就剥米壳,一天下来能剥个一斤左右,煮的红米粥两人都很爱吃。不过,冬天一过去,他们就没有时间剥米壳了。
他们还剩下两百斤的肉类,这个冬天他们根本就不需要靠捉鱼补充食物。常慧慧在冬季之初夜以继日地煮盐,那几十斤盐矿石最后得到了二十斤盐,足够他们吃一年有余。她就把吃不完的肉腌制起来制成腊肉,腊肉比肉干在湿润的春天更容易保存。
再说常慧慧种菜地,她觉得自己要被折腾死了。地里的杂草长得比“农作物”还茂盛,最令人发窘的是,她分辨不出作物和杂草的区别。霍农这个时候发挥出了他的本事,他常年跟植物打交道,自然认得,一边给她讲解哪是杂草,一边疑惑地问:“为什么要种植呢?森林里的植物根本吃不完啊。”
常慧慧简直要化身成十万个为什么》了,她耐心地解释道:“这些种子种下去能长出很多吃的植物,我们就不用去危险的森林里采集了,直接在家门口多方便啊。”
霍农根本不能理解,但是他知道常慧慧必是有道理的。于是,他仔细讲了作物苗和杂草的区别,便自己一人到不远的森林里打猎。
现在他已经试着自己打猎了,不再让常慧慧跟着做警戒。在小山部落,也是男人打猎女人采集,只是打猎没有他这么频繁而已,毕竟那些工具损坏得比制作得更容易。女人也有参加打猎的,却比较少,一个是女人的身体素质不如男人,另一个是,女人随时有怀孕的可能。
单独打猎是霍农主动提出的,常慧慧让他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