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也落落大方。崔老太君很满意,拉着人家的手道:“好孩子快坐下,不必多礼。”
田老太太在一旁呵呵笑道:“老姐姐,这下你放心了吧。太后娘娘还真是会牵红线,彦哥儿那孩子模样清俊温和斯文,郡主娘娘秀外慧中稳重端庄,真是佳偶天成啊。”
崔老太君笑道:“是啊,咱们家是得多谢太后娘娘。”两个老太太在那里相互打趣,一旁的佩婉郡主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臊得脸通红。赵玉笙看得暗笑不已。
元佳婉是个厚道人,立时提议道:“虽说日头有些大,但园子水榭那里却凉爽,正巧那边的西府海棠也是最好看的,索性让底下人摆好茶水瓜果,稍后咱们去那边说话顺便赏花如何?”
客随主便,两个老太太哪有不同意地。元佳婉趁机对赵玉笙道:“笙姐儿,佩婉,你们两个年小好动,就别陪着咱们了,先过去那边玩吧。”
佩婉郡主如蒙大赦,立时起身冲两个老太太告了罪,拉着赵玉笙的手就走。未来大嫂这般友好,并没有因为自己当初与元倓闹出那样的事而疏远自己,赵玉笙也很高兴,乐滋滋地跟着佩婉郡主走了。
“老太君,说起来令孙赵彦比我们倓哥儿只大一两个月,他这很快都要成亲了,我们倓哥儿却连亲事都没定下,想起来就愁人啊。”趁着元倓中途离开的机会,元佳婉叹息着对崔老太君道。
崔老太君笑了笑:“郡主娘娘杞人忧天了吧,诚安郡王身为京都四公子之首,哪里用得着为亲事发愁。再不济还有太后娘娘,郡王爷若是瞧中了什么人,直接请太后娘娘指婚就是了。”
元佳婉苦笑:“那也要他自己愿意啊。您老是长辈,相信您不会乱说嘴,我就实话告诉您吧,其实这事儿丁家祖母很清楚。我们倓哥儿当年离京避难的时候,认识了一个乡下孩子,那孩子叫于笙……”
关于孙女和元倓过去的事情,崔老太君早已知晓,不过今日从元佳婉嘴里听说元修当年是看到于笙和元倓太过亲昵,担心他二人成了断袖分桃之辈,才一意将二人分开,心里又很不是滋味。然后忍不住开始思索,孙女当初和元倓相依为命耳鬓厮磨,会不会真的对元倓动了心。
“因为一直没找到那孩子,倓哥儿就一直不想娶媳妇。这不前些日子太后招他进宫,说孝期已然满了那么久,问他可曾瞧中了谁家姑娘,他说没有。太后便说自己心目中有几个人选,喊他挑选挑选,然后由自己指婚给他。他却兴致缺缺,说先不急。太后很不喜,到底还是心疼他,倒是没呵斥他,只是将我和大嫂叫去商量。咱们哪敢说出真相,只好拿他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