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氏点头应下,崔老太君让她回去,自己一个人生着闷气。崔氏回到梧桐院,刚一沐浴完毕,滕氏就抱着儿子来了。婆媳两个一边逗着孩子一边说话,滕氏也关心赵玉笙和元倓争执之事,少不得要打听一下。
滕氏素来乖巧贴心,崔氏也不瞒她,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她。滕氏听完叹息道:“二妹妹冰雪聪明,怎么在这事上犯了糊涂。即便没有四妹妹与诚安郡王的恩怨,那人性子暴戾行事幼稚可笑,也绝非良配啊。”
崔氏苦笑:“小姑娘家家的,眼里只有小郎君的模样,更别说这元倓又是本朝最年轻的郡王,太后娘娘的亲外甥。可别说元倓不见得会看得上她,就算看得上,老太君也不能同意这门亲事。元倓曾经害得笙姐儿进了刑部大牢,单就这一件老太君就恨极了他。”
三房两个姑娘,琴姐儿要拘着轻易不叫出去,可拘着人总得有理由,自己又不好明说。笙姐儿倒是可以出府,却又怕她出去碰到元倓再起冲突,这孩子懂事倒是懂事,可性子总归有些桀骜不驯。这两个孩子,无论谁碰到元倓都可能闹出事来叫伯府丢脸。
崔氏越想越头疼,最后也跟老太君一样暗自骂起了常氏,她自己生的闺女不好生教养,倒叫她这个住持中馈的人来操心。同样子伯府嫡女,当初她的筝姐儿哪有那么多事!
赵玉笙回到牡丹院,原本以为常氏可能会差人叫自己过去质问早前在信郡王府和元倓的事情,谁知道等了许久也没人来。次日她去苍松院请安,隋嬷嬷说常氏身子不适,让四姑娘回去自己院里。还说怕过了病气给她,让她这几日都在自己院里用膳,也不用再过来问安了。
母亲病了,自己身为闺女,床前侍疾天经地义。可当赵玉笙说要进去伺候常氏的时候,隋嬷嬷却说三太太吩咐了,四姑娘年小不忍心劳累她,有二姑娘就够了。
赵玉笙冲常氏房间弯腰行了个礼,然后对隋嬷嬷道:“母亲自己身子不适还记挂着我,我真是受之有愧。劳烦嬷嬷转告母亲,就说我希望母亲好生将养,盼望母亲身子能早日康复。”
伯府规矩,除非重大节日,不然各房用膳都是按照房头各自分开做。常氏身子不适让赵玉笙自己单独用膳这事,很快传到了萱瑞堂。结果苍松院那边给赵玉笙送早膳过来的时候,萱瑞堂也给牡丹院送来了早膳。
萱瑞堂的婆子霸气地冲苍松院的婆子一挥手:“拿回去吧,老太君吩咐了,往后四姑娘的早膳都由咱们萱瑞堂送,你们就别管了。”
赵玉笙不知道,这会子崔老太君正在萱瑞堂气得直拍胸口,她原本打算今日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