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梦中的工程,大夏天的,顶着咬人的大太阳,徐承恩还东跑跑图书馆、西逛逛书店找相关材料,有时他也上网络找其他关连的讯息。总之,就是重新学习了省力滑轮、轆轤、槓桿运用、挖井、排水、製陶、建筑工具这些建筑的技术和知识,甚至于连用「铜草花」找铜矿、炼青铜工具的方法都学习了,等作梦的时候就循序渐进地传授给梦境中的族人,好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產效率。
四是徐承恩每次把一些知识或技术教给族人的时候,只能用口述,因为当时还没有文字,这让清醒时的徐承恩很是遗憾。徐承恩很清楚,这些智慧要能非常精准且广泛地传播出去,以发挥它既长久又巨大的效果,如果欠缺了文字的记载是根本做不到的。一件事情,经过一再的口耳相传,肯定会失真变得跟原来的大不一样。
所以,徐承恩又做了一件让自己忐忑不安的事情,他开始教族人尝试建立文字系统。刚开始,他只是要族人把一些特定意思的图腾符号排成一串,希望尽量能表达出一件事情的始末。但是,结果差距甚远,仍然没法清楚表达。徐承恩考虑了半天,觉得自己如果随意创造字符,反而会使族人更不清楚自己的意思,最好能够让族人使用一看就懂的字体。左思右想,只有用中国最原始的甲骨文字体,或许才能达到这样的记事效果。于是,徐承恩开始研究甲骨文,找出一些原始象形的字体,开始教导族人识字,练习组合成语句,来表达较完整的意思。
五是梦境中的良渚先民,似乎是个爱好和平,安于现状的部族。当地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粮草丰足、物產多样,生养全部的族人足足有馀。由于生活富足、安定,大家都很珍惜现在的生活方式,也愿意遵循贵族的领导与部族规范,而且已经有职业分类、各司其职、遵从秩序的阶级社会,已经是相当进步的邦国型态。
所以,相对于北方蛮族的不稳定,以及不时的南下骚扰、掠夺,北患始终是良渚先民们头痛的威胁。
这样的认知和徐承恩过去受教育的中华民族发展史观是截然不同的。过去徐承恩一直以为四、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肇始,是因为黄河流域的华夏族裔的进步才领导着中国的发展。而中土周边的民族,全是茹毛饮血、野蛮、落后的夷狄。
嘿!嘿!成王败寇,看来歷史还真是为战胜者服务的。
六是虽然都在做筑城的梦,可好像并不是依照时间顺序来发展梦境的情节。连在梦境中的自己,有时都会被倒置的时间搞得糊里糊涂,梦境中会记得之前不是已经讲过工程要改些甚么的吗?怎么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