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石窟的歷史、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儘可能全面性、完整地保留下来,不可忽略任何方面的价值。
二、挖掘的重点,除了发掘可能的文物之外,不得让挖掘环境受到破坏或伤害,且须维持周边景区的风貌。
三、原有29号窟内所有墙体、机关,未经上级批核,不得涂抹、附着任何材料或物质。任何要揭除或掘出之物件,必须通过指定的专家研究,匯报上级核准后才可进行。
四、挖掘过程中如须使用新器材、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新式方法,必须经过科学检测证明新式方法无害,方得使用。
五、挖掘过程如果发现某些部份必须加以强固或维修,一切的措施必须是可逆的,不应妨碍后人后续的维护措施,并在相关档案中详细记录。
此外,胡平交待了「文物保护规划编制资质」的各项材料,「国家文物局」也扩大此专项的编制、经费,并以最优先的级别连络其他部会,提供最及时的支援。
至此,胡平担心的安全、配备、资源突然一下子都解决了。只要时时领会「原式开啟,不得燥进」的指导原则,细心地找到29号窟「第六石室」中「第四小室」石门的开啟方法,就可以成就出一番别人梦寐以求而不可得的文物考古伟业了。
说是风光,但是政策指导的「不得燥进」,还真让胡平这急性子有些岔了气。他常常苦思开门的方法而不可得,最后总是妄想,管他个什么政策要求,就直接在石门上凿个洞,进去瞧瞧里面究竟有些啥宝贝唄?
可没两秒鐘又心生警惕,哎呀!这不是打回原形了?跟那些「倒斗」、「淘沙」的盗墓贼,有啥两样?
胡平只要这种毛燥的心思一跑出来,就赶紧抓着「原式开啟,不得燥进」的政策指导,唸他个二、三十遍,直把这政策指导当成佛经唸了。
会后一个月,29号窟唯一的进展,就是「国家文物局」终于同意揭开在「第四小室」走道左右墙「铜圆盘」开关上的黄蜡。当然,用意是看看能不能让这个令人瞩目的考古项目继续进行下去。
此外,还指派了一位丁顾问,到现场执行揭除黄蜡,以及帮助考古队研判这两个开关的可能开啟方式。
胡平与挖掘小组重回「花山谜窟」,也没间着,由于中央的支持,洞窟拉电,恆湿、恆温的防护器材,防侵入的保安设施与人员配置,均已安排妥当。
而且,考古队在黄山市文物局,成立了「石窟群办公室」。
「石窟群」这三字是大伙儿想了好久才定下来的,一方面别让外人清楚办公室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