忡忡地说道,“我们一定要再次加强安全防卫,真担心有些人在明面上斗不过我们,便在暗地里动手脚,咱们干得可都是挖他们墙角的事,这次肯定是连宗室都对我们有意见。”
何殊当然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某些被惹急了的人,嘴里忠君爱国,背地里能干出怎样不忠不义地勾当,她老爹的担心不无道理。
“父皇考虑得是,儿臣肯定会安排下去,不会给那些人留下可乘之机。”
若说科举是挖了曾经的那些士族门阀的墙角,她如今所做的这些,相当于是在挖靠科举崛起的这批士绅大族这一群体的墙角,而且是连宗室在内。
在这些有钱有势,占据着大量土地的群体中,当然也存在一些宽仁之士。
那些愿意怜悯那些贫苦百姓,不残苛的剥削百姓,对他们的佃户宽仁大方,愿意让百姓生活得好些的人,就算百姓开智、变强,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
真正会受到严重影响的是,将是那些仗着百姓为求得生存而变得麻木、任劳任怨,任其驱使的人。
而皇权与宗室所面临的更多地将是潜在危机,其实只要想开些,就能发现,朝代更迭才是正常现象。
与其怕老百姓变聪明、变富、变强后,会对皇权产生威胁,便重用、扶植那些权臣势力,最后失控,导致王朝覆灭。
还不如直接让百姓受利,少了‘中间商’赚差价,可以造福更多值得的人。
“至于宗室那边,父皇也不用担心,有意见就让他们出海,出海后,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只要选择留在大安,就要听我们的,不管我们做这一切的最后结果如何,都必须要做。”
随着瑞王已在慕府岛站稳脚跟,庆王等人顺利出海,大安也在外海多了一处地盘,何殊也懒得再遮遮掩掩。
只要不在明面上大张旗鼓地做,给人留下话柄,揣着明白装糊涂的道理,大家都懂。
看到上边发给了他们的两本书中内容后,不仅何广成与邹昌济,其他文武大臣也都明白了这其中的意义。
上边这是要给他们这些官员立规,从思想到言行方面彻底立规,不管是这是皇帝本人的手笔,还是真就只是太子的意思,他们都只能选择服从。
而且皇上在决定做这件事情时,完全没有与他们这些朝堂重臣商量的事实,所展现出来的强势态度,也无疑是在告诉他们,这件事没有可商量余地,他们只能接受。
即便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甚至关系到大安未来前程的大事。
可是任凭有些人领到书后,彻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