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授予从九品的官位。
满足相应条件者,还可通过参加相应的升阶考,提升自己的品阶,相应品阶的教席与大夫,可享有与同品官员相同的薪酬福利待遇,没有参政权,却有议政权。
不管是通过哪种途径考官入仕,还是考教席与大夫,都有一项硬性要求,就是家世清白,本人与直系亲属没有作奸犯科的违法犯纪之举。
如黄正举等人,虽然受罚,但在处罚期过后,还能有机会继续参加朝廷的科举与在招录,如杨厚泽、汪靖辰之流,连考教席资格的机会都没有。
随着新规的出台,最迟三年后,没有拿到教席资格证的人,一律不许再从事教书育人的工作。
无论是教席资格考试还是大夫资格,除他们的专业知识外,还都需要一门考思想品德课,由朝廷提供相应的课本。
对于杨厚泽等人的判处刚下,朝廷突然颁布这项新政,尤其是其中还着重强调‘思想品德’,而那杨厚泽,被处罚的罪名中,就有品德有亏一项,让人很难不对此浮想联翩。
第一百六十九章
知道民间对杨厚泽等人被罚一案, 反应都比较正面,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们是罪有应得,极少数的异议根本翻不起风浪。
毕竟外人看不透这里面的真正谋划,都认为是那杨厚泽自己才能不济, 有负其盛名, 却试图通过这种不当方式质疑朝廷的公正排名, 用心险恶,害人害己,实在不冤。
而朝廷随后宣布的新政, 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可是与许多百姓都息息相关大事。
哪怕新政的实施, 相当于是给教书先生和大夫们设立了入职门槛, 但是他们对此毫无异议。
因为这是他们做梦都不敢想的做官机会,不能参政也不要紧,能获得正式的官身,可以吃皇粮, 还可以光宗耀祖的机会。
现有的许多教书先生大多都是仕途无望的读书人, 他们对当官的渴望比普通人更强。
对于大夫这个群体而言,新政的实施对他们而言, 更相当于是阶层的整体提升,从原本的中九流,一下跃为可以有正式官身的阶层。
哪怕需要面临考核,需要接受朝廷所制定的相关从业法规的约束, 对两个群体的百姓而言,这都是一件让他们对朝廷感恩戴德的大好事。
对普通老百姓而言, 这也是件大好事, 科举需要天分, 没有家底和背景的真正贫困农家,几代人努力,都不一定能培养出一个可以通过科举出仕的官员。
但是随着朝廷决定为教书先生和大夫授予官身,也让这些老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