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恐怕古往今来都只有当今圣上这一特例。
可是想到这些,沈卓莫名感到有些违和,正在翻阅邸报的手也不禁一顿,努力抓住那抹那个突然浮现出的灵感。
他为什么会感到违和?因为他们这些门下省出来的人,都知道一个大秘密,就是真正执掌朝政的人,其实一直是太子。
以当今圣上的性格,如何能有魄力在其登基之初,就能做出一手提刀,一手抄家的强硬举动?
当今若真像有些人暗自揣测的那样,是个善于隐忍,心机城府特别深,还很有魄力与手腕的人。
又如何甘心当个任由年少的太子执政,毫不在意自己只当台前摆设,配合太子的要求,在人前发号施令的皇帝?
可是,若当今登基继位后所做的一切,都是由旁人指点,那个旁人又如何舍得放弃可以代掌皇权的机会?
若是帮助当今执政的人,从来都是太子?这又怎么可能!
世人皆知,当今登基之时,太子年仅三岁!
面对这些让他自己都感到匪夷所思的猜测,沈卓感到有种头脑发蒙的感觉。
可是当他的心中生出这个猜测后,再去看大安这些年发生的事,就能看出,当今登基之后的执政风格看似复杂多变,给人一种仿佛想一出是一出,没有什么具体脉络的感觉,实则从来都是遵循着某些相同的核心宗旨。
这个核心宗旨就是以百姓利益为根本,全力为百姓减负增收,增强军队投入和建设。
为此,上面一直想方设法地从有钱人的口袋里掏钱,投入到大安的各项基础建设中,打压那些为富不仁、欺压百姓的豪族势力。
从开始到现在,朝廷的各项政令,都是围绕着这些核心宗旨,从不曾改变与偏离。
第一百一十三章
何殊不知道继宋太师之后, 又有人发现某个让外人感到匪夷所思的真相,不过跟正宁帝现在的心态相似,随着她已长大成人,已经不太在乎这些。
在可以的情况下, 她要做的事, 从不会拖延。
拿到正宁帝写下的几个最让他介怀的名单后, 她立刻安排下去,先让人打听那几家的家庭成员,成员之间的关系, 以及亲朋邻居们都知道的一些信息。
这些要求都不难,尤其是对暗卫营的人而言, 可谓是毫无压力。
前后不到两天时间, 何殊想要的这些基本信息,就已送到东宫,比要求得还要更为详尽一些,让她十分满意。
对各家信息进行分析过后, 何殊便划出重点, 让暗卫营的人根据她的要求,进行重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