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跪着,谢过后撑起身来时,一阵头晕,微微晃了晃。
皇帝在沉思中,尚未来得及注意他的不寻常,犹自说道:“这个都顿,梁山一晤朕道他会安分一段时日,他却这么③üww。сōm快就背信弃义出兵犯境?”
苏洵稳住心神,答道:“蛮荒之人,如此行事,亦不足为奇。”
皇帝盯着他,不动声色地道:“梁忠嗣近来可有与你书信相通?”
苏洵低眉道:“不曾。即使有书信相通,如此机密要事又怎会不直接禀报陛下?”——终究,他还是逃不过被猜疑的一天。
皇帝颔首,神情莫测,“你可有举荐之人?”
苏洵怎会不知进退,答道:“微臣惭愧。”
皇帝道:“依你看,太子和睿王爷之中谁更加适合领兵出征?”
这样步步紧逼的问题教苏洵不能回避,将有罪在身的太子和历经沙场的睿王爷相提并论,已足以显出皇帝的决心。苏洵不是不懂,他一揖,道:“臣以为再无比睿王爷更加合适之人。”
皇帝目光渐寒,转过身去,话音幽凉,“退下罢。”
苏洵施礼。
前方传来皇帝的声音淡淡道:“留下官印。”
殿中一干人等一惊,却都不敢做声。
苏洵平静地取下襥头,放下官印,缓缓跪下,行叩拜大礼,然后,才转身离去。
良久。
两仪殿中,皇帝回过头来,望着他方才伫立处的那一抹金色的阳光失神。(炫)恍(书)然(网)间,忽然忆起多年前殿中那抹洁白如雪的身影——他负手而立,虽是弱冠,淡定的样子却如壁立千仞。从那一刻起,那道身影常常安静地立在殿中,于人所不能言之时,淡然道来。他的赏识教年轻的他位列一步一步向前,却从未见过他因此生出任何的喜悲起伏。而每临大事,众议未决之时,皆是由他进谏定之,所言无惧亦无偏驳。
皇帝别开视线。
窗外阳光透亮,风轻而天高。
大殿的阶下,当年赐予他的那些东西,静静地在日光下折射着幽幽的光芒。
两仪殿外,白色的小小身影候在原处,举目眺望。
苏洵望着她的方向,忽然觉得温暖。
烟络远远见了他的身影,迎了上去,扶住他有些摇晃的身子,笑道:“交代完了?”
苏洵揉了揉额角,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烟络仰头看了看他的发髻,愉快地伸手摸了上去,“你被罢官了?”
苏洵见了她的模样,忍不住轻轻笑出声来,道:“值得你这样高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