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器的历史,有了最先进的火器,相信大清后期任人宰割的局面便不会再发生。
“在全军推广?”胤锇瞪大了眼睛,扬了扬手中的枪,“这驳壳枪虽好,终是机巧之物。想当年那明朝也精于火器,还不是一样地被我们满洲人得天下?可见骑射才是根本。专习鸟枪而废弓矢,我看不妥。”
我无奈地和康熙对视一眼,胤锇虽然说话直,但是道出了大多数满人的心声。若没有超前300年的眼光,又有谁能料到现在强盛的大清在一百年后会在西方列强的‘机巧之物’下毫无反击之力,任人欺凌?
“十哥,前明若没有火器,清军会早入关十年。”我反驳,“何为根本?好的,先进的就是根本。你想象一下,若两军相逢,一面是大刀长枪,另一面是鸟枪火炮,谁的胜算更大?恐怕那挥舞着大刀的将士还没来得及近人的身,就会被子弹毙于马上。弓箭的射程还不到枪支射程的一半!”
“好了,不要再争了。枪炮要造,弓箭也不可废。”康熙的心情似乎大好,笑眯眯地挥手,“这驳壳枪甚好。便赏你们一人一支吧!”
***************
从澹宁居出来,我拒绝了胤禛一起回府的提议。前阵子康熙搬入京城西北郊的畅春园,这座被后人誉为第一座“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在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后,园中建筑悉被焚毁殆尽,一直以来我还没有腾出时间来好好逛逛。
没想到我一个出生在二十世纪的人,居然能亲眼看见这个被后世建筑学家无限憧憬的园林。畅春园面积虽不及紫禁城大,也没有紫禁城的恢弘气派,但园中一步一景,幽静秀丽,风光自然雅淡、景自成,带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引用史书上描写畅春园的话“垣高不及丈,苑内绿色低迷,红英烂漫。土阜平坨,不尚奇峰怪石也。轩楹雅素,不事藻绘雕工也。”
“畅春园”由来,圣祖仁皇帝在御制畅春园记中写道:“而以畅春为名,非必其特宜于春日也。夫三统之选建,以子为天之春,丑为地之春,寅为人之春,而易文言称乾元统,则四德皆元,四时皆春也。先王体之以对时育物。使圆顶方趾之众各得其所,跤行息之属或若其生。光天之下,熙熙焉焉,浩浩焉焉,八风网或弗宣,六气网或弗达,此其所以为畅春园也。”
从此可以看出畅春园的春色是极美的。
出澹宁居,一路分花拂柳,目不给赏。绿竹两丛,猗猗青翠,牡丹异种开满阑槛间,国色天香,人世罕睹。左长轩一带碧棂玉砌,掩映名花……麋鹿獐麂,驯卧山坡,神情温顺,我坏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