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太多了!就三碗馄饨!”
“拿着吧!我也没别的钱付帐!”他哪里顾得上这些,别了老人家,抱着玹儿拉着我,匆匆赶向东市。
幸得只隔了一个里坊,远远望见放生池边围满了人,池边高高耸立的竹竿大约有十几米高,上面悬挂一只灯笼,十几米开外,有人在挽弓搭箭,只是一下子射偏了,箭也落到了放生池里。
“让让!让让!”他抱着儿子挤过人群,然后又把儿子交给我抱,伸手向主办方要弓箭,“我来试试!”
立即有一名青衣小仆把弓箭交在他的手中,只见他轻轻松松的引弓,那支离弦的箭直上竿梢,一下子就射中系灯笼的麻绳,灯笼直直掉了下来,应声扑灭。
好!周围观众群起叫好。
“拿一千贯来吧!”他居然向人家伸手要钱,还皇子呢!没一点儿形象。
“郎君,你要连发三箭,全部射中才行!”一位掌柜模样的人说。
“行呀!你再把灯笼升上去!”他话音刚落,就有两个小仆升上一只新灯笼,就在他要挽弓时,不知哪里来的一只冷箭,‘嗖’的一声把灯笼给射了下来。
围观的人纷纷张望,只见来人是个少年,十五、六岁的样子,手里拿着一张弓,背上斜挎箭矢,穿着胡服,眉清目秀,粉嫩嫩的一张脸。
“刚才是我射中的,把钱给我!”这少年也是来要钱的,说话奶声奶气儿,不像个男人。
“你这小家伙儿,敢抢在我头里!”他把少年从人群里拉出来,挑衅道:“敢跟我比吗?今晚谁射中的次数多,那一千贯就归谁!”
“好啊!难道我还怕你不成!”那少年看来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一付直眉愣眼的样子。
他们这么一比,立即又引来大批观众,掌柜的也开心,又让小仆们多架了一根竹竿,同时挂上两盏灯笼给他们比赛。
这盛世大唐就是不一样,什么事儿都透着稀罕,我也暂时忘记了上官青若,抱着玹儿兴致勃勃的观看比赛。
两只灯笼此起彼落,两个人均是身手不凡,那少年全神贯注,例无虚发,李恪却轻轻松松,似在玩笑,直到第十七箭,那少年终于失手,一箭之差,输了那一千贯。
“怎么样?服了吧?”得胜者在众人的喝彩声中还不忘记给失败都一个白眼儿。
“你敢赢我?知道我是谁吗?不想活了!”那少年气不过,偏着脑袋盯着李恪,口气之大,好像是哪家贵公子。
“谁呀?总不会是皇帝的儿子吧!我怎么没见过!”他这话一出口,引得众人哄堂大笑。
那少年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