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那块料,耳濡目染多年,能说,却半分做不来。
玉珠以前也觉得是陶姐太笨了,不然怎么糟成这幅样子。如今,她可不敢这么想了,这不是承认自己也笨?玉珠相信,这是天分问题,她本人没有这份潜能,强求不来。自我安慰了一通,玉珠暂且放下这事。
拿了一本《三字经》,就出了门,找了一家咖啡馆,执一杯红茶,走进去消磨下午的时光。玉珠喜欢看书,从英国带来的书已经看的差不多了,多是一些哲学,历史或者传记类的。而那本中文书,玉珠自学的头大。
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是面对面的传授,是要进私塾的。玉珠出生在马六甲,那里华人虽然很多,但是西化程度还是比较严重的。那些来此不久的华人大多是在家乡过不下去了才来这里谋生。彼时连肚皮都吃不饱了,谁还理那些文艺的东西?后来玉珠八岁便去了英国,接触的都是西式的风土人情,若不是母亲对她管得紧,说不定现在自己也迷失在英国那些纸醉金迷的宴会里吧。那些启蒙书籍,都是些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之类的,没人教着人,自己摸索是不可能学会的。英语还能查查字典,但是……父亲和爷爷如今都不认得多少汉字了,更何况玉珠。
真是太天真了,居然想要自学一门语言。尤其的中文。玉珠在心里暗暗的自嘲。死死撑了几天,除了几个数字,还有祖祠里的那两个字“追远”之外,玉珠看都看不懂。
玉珠百无聊赖的翻着手里的书,抬起头环顾四周。咖啡馆里人不是很多,稀稀拉拉的坐在角落里。玉珠占的位子很不错,大大的绿萝盆栽挡住了略显热烈的阳光,但又不会让光线太暗,影响看书。
粗粗扫视一圈,玉珠突然看到两个眼熟的人影。
其中一个是陈锡,另一个……好像是香港的梁碧宇梁先生。
他们二人和两个她不认识的男人坐在一起,似乎在商量什么事情,就和她隔了两张桌子。就在玉珠看过去的时候,梁碧宇似有所觉,转过头来,正和玉珠对上了眼。玉珠一惊,顿时不好意思起来,收回了视线。
陈锡和梁碧宇徐徐二人又回到了马六甲,公事上是他们觉得还是在马六甲先开一家店卖卖看,新加坡竞争太大了,大多数人仍然看重燕窝,在进行了一番市场调查之后,便放弃了一开始的打算。私事么,陈锡有点放心不下“还我鸡汤”,所以陈锡便建议去马六甲。梁碧宇和徐行对马六甲的了解还算相对多一点,当初也是在马六甲呆的最长。所以没有异议。
这会儿约了人谈租赁铺面的事情,看在陈家的面子上,对方给的价钱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