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撇了一下嘴,在他看来,冯立是强,却远远不如天策府的这些将军们。不过,长孙无忌知道自家主人的习性,倒也不会这个时候却说什么反对的话:“是,还有一个冯翊。东宫的这几个将军里,还是薛万彻最强,此人好像逃出长安城了,要不要派人宣召?”
李世民点点头:“可以。让他兄长派人去找他回来。冯立他们两个,不变,一切照旧。”
瓦岗三年 第四百九十三章 忽悠
第四百九十三章 忽悠
听了李世民的叮嘱,长孙无忌赶忙追问一句,做个证实:“还是在东宫担任翊卫车骑之职?”
“对,他们自首就是识时务,有才能,又能忠于职守,为何不用。”
长孙无忌马上点头:“太子英明。冯立兄弟不仅没有获罪,反而一切照旧,一定能触动不少人,长安城里的平静指日可待了。”
“不是指日可待,而是立竿见影。”李世民一甩手,往内宅走:“晚了,无忌也去休息吧。明日大家商讨一下几大宰辅的权力问题。”
“秦王……太子殿下要动这几个人吗?”长孙无忌愣了一下,赶紧追问道。
李世民嗯了一声:“陈叔达老成持重,裴矩博学多才,萧瑀堪为谏臣楷模,这三人都暂时不去动,杨纶经营河西有方,也不去管他。其他的,中枢上人少,要安排几个咱们的人。”
长孙无忌一边听着,心里一边在盘算着,听到李世民只提到了四位宰辅,他心里就有数了。
在这场兄弟之争中,萧瑀一直是力挺李世民的;宇文士及则与李世民的私交非常密切;陈叔达公正严明,不偏不向,却是在李渊面前为李世民说公正话最多的一个;杨恭仁一直在经营河西和陇右,基本没参与过他们兄弟之间的事。这四个人,李世民一时间不去动很正常,这点,长孙无忌也是支持的。
封德彝倒是被认为倾向秦王府的,却经常在重大事情上左右顾他言之,给人一种和稀泥的感觉,长孙无忌也没怎么看得上他。至于裴矩,长孙无忌不否认裴矩的才能,更了解这位左右逢源的本事,但在长孙无忌看来,李世民愿意重用裴矩,除了对裴矩的才学还是比较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