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突厥人打的哇哇乱叫。或许陛下自己不觉得,但当年您在雁门关率兵将不可一世的突厥骑兵杀的溃败而逃的故事,一直被大家津津乐道。”
被唐瑛勾起了往事,李渊那颗心也有些发烫了:“当年,朕风华正茂的年纪,二郎才十三岁,我们父子齐上阵征讨贼,朕连发七十余箭,箭箭毙敌性命。雁门关,敌强我弱,二郎用计,我们几千人马装成几万骑兵部队,将突厥人吓跑了。呵呵,老喽,朕自己都快忘记那些事情了,没想到,别人倒是都还记得。呵呵,现在不行了,拉不开弓啦。”
唐瑛虽然知道李渊也打过不少硬仗,有很多辉煌的战绩,但也不知道李渊那么厉害,连发七十余箭?太强悍了吧,那得需要多么强的臂力才能办到。偷眼看看李渊垂在身侧的双臂,唐瑛暗自吐了一下舌头。
李渊没有忽视唐瑛的小动作,微笑起来:“现在说这些,连朕都不信了,可当年,朕的箭法可准了,二郎也比不过朕。”
唐瑛笑道:“别人不信,我信。我可是听说过雀屏中选的故事,嘿,陛下的箭法,堪比养由基。”
李渊大笑:“你呀,说的朕心里美滋滋的。唉,朕是不是真的老了?没以往的雄心壮志了。”
“陛下正当壮年,身体康健有力,您说这话,是逗唐瑛吧?”唐瑛继续笑着回话:“所以,刚才在大殿上,太子和秦王争论的时候,我就在想,陛下以前屈意结好突厥,不过是一时之策,您从内心是看不起突厥人的,更不会怕他们。迁都之说,肯定不是您内心的真实想法。”
李渊默然了一会儿,苦笑一声:“朕如果说,真的有些怕突厥人,你会怎么想?”
唐瑛摇头了:“陛下别逗我了。我知道,眼下群臣中倒有一多半赞同太子和裴大人的迁都之议,陛下并非没有心动过,但,您即便可能会赞同迁都之说,也绝对不是出于真怕突厥人,一定是另有思虑之处。”
瓦岗三年 第四百一十九章 直言
第四百一十九章 直言
“哦?”李渊抬手摸摸额头,唐瑛这么一说,他苦笑起来,别人都不了解他的心思,连裴寂都不明白,难道唐瑛真能懂自己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