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为帝,至高无上。您真的愿意放弃这宏图大业吗?
胤礽无声地喃喃了几句,竟是眼中带泪,面上带笑,能。
好比他费尽千万心血,想攀到峰顶,看看巅峰的景色,途中心生改道的想法,难免不舍,然而却有人将巅峰的风景一下呈现在他眼前。
也不过如此。
胤礽想。
他望着那些背对他,跪拜的人们,心想如果绕到前面去,瞧瞧他们的神情,那一定各个心怀鬼胎,铆足了劲儿尔虞我诈。
绝心静默了足足十来秒:好的,那贫僧换个角度再劝您。
有句老话,形容人啰嗦,像老太婆的裹脚布又臭又长。胤礽觉得应该改一改,老太婆的裹脚布估计都没有和尚的啰嗦长。他这一打盹,足足从中午睡到了晚上,醒来时浑身酸痛,哪儿哪儿都不对劲。
胤礽起身舒展四肢,屏退想要上来服侍的宫女们,走到宫门前,纳闷地思忖:梦里光顾着想怎么才能让和尚听懂他不想当皇帝,想当道士,现在醒来一回忆,总觉得违和感越发强烈。
这僧袍和人脸他都见过,但好像诡异的不和谐,仿佛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地方
胤礽晃晃悠悠地沿着大路散步,恰好看见康熙正扶着皇太后,似乎在散心,胤礽远远地看了会:!
想起来了!那和尚,长得和皇阿玛有三分像,仔细想想在宫里见过的!
见过那和尚的画像!
不,不对,不是和尚。那分明是他未曾谋面过的皇玛法,在皇阿玛八岁时早早驾崩的顺治帝!
胤礽倒抽一口气,猛地转身疾走回宫,一屁股坐回桌前试图冷静。这时候再勉励回想那灰袍究竟在哪见过,眼神在思索中落在他凭撒娇从皇太后处讨来的棕扇上
和尚,灰袍,大师。
是那两个和尚!那两个在魏忠贤缠上他时,在黄河与大师共进退,一同制服水患的和尚!
胤礽才坐下,又猛地站起来,内心无法平静地在原地转了几圈,而后戛然定住,缓缓露出一个胜券在握的微笑。
稳了,稳了。有这位瞒天过海,背着所有人去当和尚的先皇在,他这个想当道士的太子,还不得往后排么?
胤礽顿时精神抖擞,极其有底气地再次提笔写信。
一回生二回熟,胤礽这次写信,还夹叙夹议,除了阐述自己这些日子对道法的理解,还掺杂了一些自己的私货:
【去年十月,孤在黄河岸边为恶鬼所缠,那时便了然,再多的功名利禄不过是眼前虚影。孤所求不多,只希望能如同额娘于信中所希冀那般,活着,好好活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