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慈悲生灵,免动干戈,功德无量。
于是皇太极命人立即写书信,也给袁祟焕送去。
袁祟焕收到书信,理所当然的把信使骂了个半死:你们这是讲和,还是下的战书 ?'87book'要是讲和,首先就得承认你们是一个原始部落,要以谦卑的口吻,恭敬的语气,恳大明天子恩赐和平给你们,一口一个满洲大皇帝,满洲大皇帝是个什么玩意?没听说过。
双方就这样一边破口大骂,一边书信往来,开始和谈。
任谁都知道,这个和谈,只是双方暂时的缓兵之计,袁祟焕一炮轰掉了野猪皮的老命,皇太极能跟他有完吗?女真人闹到这份上,大明朝会跟他有完吗?所以这个和谈,只是双方都在积蓄力量,筹备下一阶段战事的过程。
袁祟焕心里这么想着,就写信向朝廷报告。
这下子可捅了马蜂窝,朝廷接到书信,顿时乱成一团,大臣们哭天抢地,满地打滚,好象死了亲爹一样的放声嚎淘:陛下,不能和谈啊,和谈是卖国,是汉奸,咱们可不能当汉奸啊……
写信给袁祟焕,严厉斥责:袁祟焕同志,请注意你的立场,难道当个汉奸对你这么有吸引力吗?赶快悬崖勒马吧,回到人民的怀抱里来。
袁祟焕遭到斥责,心情极是郁闷,心说后方都是些什么怪人啊,噢,不和谈,不和谈也行,那你过来打啊,你他妈的缩在炕头上,就知道骂大街,我发什么神经呢,怎么想起来为这些人卖命干活?
事实上,明朝落后的战争体制决定了,大明朝对满清构不成任何威胁,最要命的是这个国家的逆淘汰体制,袁祟焕自从单骑出关,就将自己置于生死的边缘,对他威胁最大的并非是皇太极的清兵,而是大明王朝那心理极度阴暗的国民心态。
袁祟焕的想法,是趁议和的这个机会,抓紧时间修筑锦州,中左和大凌河三座城池,而皇太极呢,则是想利用这段空隙,拿下朝鲜。
朝鲜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类似于现在的经济特区,负责拿下朝鲜的,是二贝勒阿敏。
@文@阿敏去了没多久,就带着朝鲜国王李觉回来了。
@人@皇太极大喜,亲自下殿来与李觉聊天:老李,你为什么老是帮着明朝,跟我们满洲人过不去?
@书@李觉答曰:陛下,我活了大半辈子,都没听说过啥叫满洲耶。
@屋@皇太极纵声大笑,曰:老李,你回国后,一定要珍惜咱们两国的友谊,中朝两国的友谊,是用鲜血凝结而成,来之不易啊。
李觉很是困惑:陛下,这满洲是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