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吃不下饭连茶叶也不喝了。我就说,与其年年这样麻烦不如把茶树移植到山下,或者折个枝丫下来自己培育。可你们山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说移植了就不是那个味了,要不就是折枝丫会伤了茶树。”
吴夫人的话落,蓝因想起自己做的事,害羞地挠挠头,章言事不关己地看风景,当事人吴山长则是提醒般的咳了好几声,示意夫人在学生面前给他留点面子。
吴夫人见状从善如流改了话题,“说起这茶园,还有个有趣的来历呢。”
“什么来历?”蓝因连忙转移话题。
见蓝因有兴趣,吴夫人边走边给蓝因讲述茶园背后的故事,溪明县土地一直以来都是以砂壤为主,并不适合种植谷物,百姓一年到头辛苦劳作,却收获甚少,交完税后留在自己手里的粮食基本上只够裹腹,日子过的十分困苦。
两百年前,寒见寺来了位擅长茶艺的高僧,见溪明县土地适合培育茶叶,就留在了寒见寺,教导寺中僧人和山下百姓种植茶树制作茶叶。
靠着出售茶叶,山下百姓的日子好过起来,县里其他地方的百姓见状也开始效仿种植起茶树。
有了茶叶,茶商纷至沓来,带动了溪明县的经济,溪明县成为云州府较为富裕的几个县。
“不过,大概像是那位高僧说的寒见寺附近的土地最适合种植茶树,寒见寺出的茶叶比溪明县其他地方地方的茶叶要好上数倍。”吴夫人道。
“是吗?”蓝因放眼望去,心里蠢蠢欲动地打算去挖点图挖棵树,特别想要研究下这里的茶叶究竟好在哪里。
吴夫人不知蓝因所想,耐心地对他道,“明天茶会你就知道了。”
一行人到达寺里,寺中负责接待明天茶会的小沙弥带他们去安置,苦荼大师明天会出现在茶会上。在这古朴宁静茶香弥漫的古寺里,章言和蓝因一夜好眠。
茶会是第二天下午开始的。
来参与寒见寺茶会的都是云州府的爱茶之人,人数不太多,但他们之中不凡书香门第豪富之家。每年到寒见寺,除了以茶会友,见见茶友外,也是为了苦荼大师的新茶而来。
这场茶会的主导者苦荼大师,是寒见寺茶艺造诣最高的大师,精通培育茶树制茶品茶。每年他亲手炒制的茶叶,都非常受人追捧,商人们举着大把的钞票前来求茶还是一茶难求。
这些人都不是自己单独前来参加茶会的,像吴山长一样带着子侄的不少,章言和蓝因在其中并不算突出。
茶会开始,苦荼大师先致辞感谢了赏光光临寒见寺的各位朋友,以接下来欢迎大家以茶会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