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了。岸边所有人都停止了手中的动作,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只怕连口水也要流出来了。
易楚也是看得一呆。我和云箫身着白衣立在船头,在早晨明亮的阳光照耀下直如嫡仙,湖上偶有微风抚过,衣带飘飘,仿佛要飞天了一般。
正文 第十九章 楚国生变
我作了一个手势,请了他二人上船。易楚这才微觉失态,不过他风度极佳,也不多说话,飘然上船。
我见他上船的姿势也是好看的紧,似是身手不俗。这也难怪,楚地读书人一向与众不同,自古尚经世致用,不好玄谈清议。以身强体健为荣,喜好武学,精研兵法,故此地读书人不仅不像越地读书人自命清高,怯懦孱弱,反而爱打抱不平,好勇斗狠。所以,即使出生显贵,也能学得一身好武艺。
船渐渐离岸,驶往湖中央。我们也一一落座。袁鹏非要立在易楚身后,我也不勉强。我拿出一副茶具,这是定窑出的细白瓷,上面绘的是碧绿的菏叶,衬着湖中连绵的菏塘,别有一番情趣,而我最喜欢菏叶的清香。湖上了无人烟,极是幽静。
茶叶是自产的顶级龙井,一共才出了一斤多,只有相熟的人才招待的。市场上虽也有号称顶级的,但与此相比就差了不少。水是早晨取的虎跑泉的泉水,红泥小火炉,宜兴的紫砂茶壶,上刻了后世卢仝的《七碗茶》: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自易楚落座,我便不再说话,全心志地投入到茶艺中去。先还只是刻意为之,慢慢地周围似乎感觉不到任何人的存在,完全沉浸在烹茶的乐趣中。烹茶、闻茶、观色、倾倒。不一会儿,整间画舫便弥漫着清幽的茶香。
等到我把一切做完,作了一个请的手势,这才发现易楚黑得发亮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我。我也不避开,直直地与他对着,微笑。
他浅笑着拿起茶杯,并不急着喝下。轻轻地闻着空气中幽幽的茶香,微微眠了一小口,然后才将杯中余茶一饮而尽。
这样一直泡了三次,我们一直没说一句话。云箫也是静静的。倒是袁鹏瞪大了眼睛,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看看那个,憋得难受。
“吾一向自诩为清雅之人,等见了林若才知什么叫做清雅,自个儿倒是俗了。”易楚此时说话的语气也变了不少,甚至直呼我的名字。
我笑了笑,道:“易兄若是俗人,这世上就没有雅人了。林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