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是为贺东越新皇登基,特派皇长子赵王燕舞扬来贺。于是整个东越朝廷陷于一片混乱。
只要是有脑子的人都知道,这绝对不是那么简单的。恭贺登基么,新皇登基快半年了,这是哪门子的恭贺啊。再说了,不就是新皇登基么,发个国书不就行了,有必要派个级别如此之高的赵王来么。且这赵王乃是皇长子,说不定就是下一人皇帝了,这么重要的人物突然被派到东越来,能不让人疑惑不解么?更重要的是,这几年两国交界处一直不是很太平,打打闹闹是常有的,北燕兵强马壮,大部分都是东越吃了暗亏。所以消息一传来,举国上下,人人都在讨论此事。我那个带点绯闻色彩的小八卦自然要让位了。
其实照我看呐,也没必要那么激动的。按照我从南枫堂得到的情报,那赵王身体似乎很不好,从小就体弱多病,一年中倒有一半时间是在病床上度过的。所以,在我看来,八成是那赵王跑到这里来寻医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就随便说了一个,结果害得大家伙一齐跟他急。
当然这话我是不会说的,因为俺老爹也正是这诚惶诚恐中人的一员。只是把这想法跟云箫讲了,可他也并不是很同意。在他们看来,皇子出使是何等重要的大事,怎么可能如此儿戏。但次后几日的事情让我越来越觉得当初自己的判断正确,连云箫也不得不信了。
赵王抵达的当日,就以旅途劳顿,不宜操劳为由谢绝了各位朝廷官员的造访。次日,又以旅途劳顿、偶感小恙为由请去了太医院所有的太医。随后几日,杭州城里的名医们常常会被不知名人士“请”走。等赵王到了杭州十日上,才在一众侍卫的陪同下,脸色苍白地出席了国宴。其出现时间不足半个时辰。
以上种种情况显示了我推论的正确性,可是朝廷的一众官员显然并没有云箫的那种觉悟,至今仍是孜孜不倦地守侯在绎馆外,等待赵王的最终说法。父亲紧张了几日,发现无什收获,遂不再动,只是吩咐密探盯紧了。
—————— ——————
这天,我和云箫早早地就出了府,已经约好了到楼外楼吃火锅。郑夫年受不了辣味,不肯跟来,被我们抓住好好地嘲笑了一番。江家兄妹听说我们又要去吃辣子,一脸痛苦的表情,我便大发慈悲放了他们一马。这也怪不得他们,江浙一带素不喜辣而偏好清淡,数千年后亦如此,我们又怎能枉自要求他们和我们相比呢。于是今日便是少见的只有我们姐弟两人单独出门,身边没有郑夫年聒噪,(他听到后估计脸都会变绿)也别有一番滋味。
我一向喜欢在夏天吃火锅,以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