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手杀了几名逃兵,这才稳住了军心。
三十万大军,不论如何,也不会被区区几万名的偷袭敌军击溃,徐远让自己冷静下来,迅速作出安排。军令刚传下去,真正要命的情况发生了——
卫荻涛、赵静安等几名在路上就一直和他叫板的将领,在这种时候反了,带头跑到了苏晗的队伍之中。瞬时间,局面乱成了一锅粥。徐远的脑子也乱成了一团麻,现在不要说杀人,就算是他自杀,也于事无补了。
第一百零五章
冲天大火之中,徐远已经看不到丝毫的转机,万般沮丧之下,带领大军撤退。败退的路上,大略地清点了人马,三十万大军到了今夜,仅剩了十余万,其余的不是投降辽军,就是四散奔逃了。
而这样一来,楚云铮和苏晗手里的兵马都翻了一番,是以,日后征途已不足为惧。
楚云铮命左路将军领兵追击,自己留下来,和苏晗、肖复制定了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卫荻涛和赵静成这种分量的降将,在征途中会发挥极大的作用,所以,接下来,卫荻涛随楚云铮前行,赵静成等人就留在苏晗身边。
商议完毕,局势不等人,楚云铮即刻领兵动身,离别前,紧握了握苏晗的手,与她相视一笑。
苏晗在这一夜,整编了人马,派人去知会了楚云钊,容将士休息一夜之后,便要踏上征程了。
因为有徐远在前面,她和楚云铮的计划是先打接应战,将徐远的兵力逐步消减至不堪一击之后,再兵分两路杀向燕京城。
徐远的判断力和观察力都很准确,看出楚云铮和苏晗的意图之后,便命令大军退至一座古城,严防死守,借此减少伤亡保存实力。
让徐远大跌眼镜的是,楚云铮只和他城内城外僵持了半日,便带着兵马另选道路绕过了古城。
这似乎就不是削藩的问题了,阻止辽兵靠近京城才是当务之急。徐远连忙带兵出城追击。
后面的苏晗就利用这个时间差占领了古城,留下将领安民便去追击徐远。
于是,很不幸的,徐远就被这夫妻二人夹在了中间,前后挨打。
严格来说,徐远算是生不逢时的那种人。他能做到临危不惧,精通排兵布阵,能第一时间看出敌军的意向,并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只是他毕竟只有两年带兵的时间,缺少实战的经验,遇到的又偏偏是大周近十年来最优秀的两名将领,最要命的是大周军心不稳,即便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能消除将士对楚云铮和苏晗的本能的恐惧。
所以,他的失败是在情理之中,是命不由他。而楚云铮和苏晗那种猫捉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