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闲扯的几人都捧腹哄笑。看他们聊得畅快,沿街路过的也想插一嘴,并且还真就有人如此做
你们这些人,也就看个热闹,知道什么,没看那几个富绅都勒紧裤腰带脸色发青?一准没好事,要我说,谁知道这鸿门宴背后运作的是谁,呵呵,万一看你富有,让你捐点军备呢?
你是说
旭日落下,晁晨沐在黄昏的柔光中叹了口气:拓跋氏大破燕国,秦国坐不住,蠢蠢欲动怕是意在东征。要打仗就需要钱,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让让,让让
这时,往倾波轩侧门的巷前有人开道清场,几个壮汉抬了十几口箱子往里走,路人只以为是今晚酒筵上开眼的宝贝,争相挤上前看,等那胖班主领着杂耍的学徒紧随其后时,众人才唏嘘一声散开。
当是什么呢,原来是散乐百戏。
这次喊了戏班子,可见这回的钱族长口味同往日的不同,要是换了以前的,压根儿都看不上这市井玩意。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若不是怕僭越,只怕八佾舞都能折腾出来!
灞桥那日,公羊月既没蹲到人,又没查到凶手,转头从钱府收鱼的冤大头那儿掏了点钱,恰好听说这事,早早便赶了来。
屠三隐来长安的目的是除掉名册上的人,而这些人多半都是不利于晋国的暗探、细作以及叛徒,思来想去,这钱氏一族,正好便有前科
位列四府之一的长安公府与其他江湖势力不同,收的不是弟子,传的不是功夫,而是笼络了一大批经营好手,控制着商路脉络。
张骞出使西域后开辟通路,长安繁华一时无与伦比,尽管士农工商,商贾最为人不屑与之,但不得不说,他们的势力正悄然庞大,这当中便有钱氏一族。钱家自称承袭商圣陶朱公范蠡之《生意经》,在新莽后光武帝刘秀起义时,彻底靠战争发家,而后自号一府,天下商人皆向往之。
几十年前,苻氏一族控制长安自立秦国,长安公府冒天下之大不韪向其投诚,一时间江湖唾骂纷起,一些心怀热血的商贾不甘屈于氐人之下而大肆难逃,多番经营后,江左及建康蒸蒸日上,反观长安公府,遭受重创。
按理说一门传奇便该陨落,可惜的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不论是分府之难,还是遭贼之祸,都没能让长安公府或是钱氏再无翻身,反倒是每每过个十来年,他们又重新雄踞关中,占据西域商路。
公羊月靠在旗枪下,面临人声鼎沸的倾波轩,眼底显出几分赏识:嚯!倒是有几分本事!
现在江湖中提到长安公府,多会以钱氏指代,实际上,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