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喝了酒,回来就骂我是下不出蛋的母鸡。”
那男人回来的时候,她正在伙房里煮饭,对方一脚就踢在了她的后背,又骂她是□□,是下不出蛋的母鸡。
汤婶叹了一口气,原来又是因为她女儿没有生儿子的事情。在汤婶看来,这件事的确是她们理亏了。
汤婶道:“女人都是这样过来的,等你以后生了儿子就好了。”
可她晚上,汤婶看着旁边的女儿,她的眼睛哭肿了。
汤婶突然意识到,她的女儿现在和胡寡妇的女儿平安差不多大,平安……她还记得上一次看到平安的时候,她那种快乐的样子。
汤婶想起了胡寡妇这个女人。
胡寡妇从来不多语不多言,可她把女儿送进了城里。
她还记得,当初平安那个小丫头才七岁,镇上也就一个私塾,里面能去读书的要么是地主家的,要么就是父辈是读书人,私塾的先生是个老学究,根本不愿意收农民的孩子。
胡寡妇想要送平安去私塾读书,光这一个事情,镇上就不少人觉得她是疯了,且不说那先生根本不收农民的孩子,就入学的学费,她一个寡妇怎么拿得出来?
她当时还去劝了胡寡妇,平安一个女娃娃,读书识字也没用,她当时真的觉得胡寡妇没有必要那样做。
那个时候,还年轻的胡寡妇固执得很,卯着劲愣是把平安送进去了。
而现在,平安进城了,人人都知道,这个姑娘前途大得很。
汤婶看了看自己的大女儿,对方还在哭,汤婶觉得她和自己年轻时一模一样。
汤婶突然有些后悔,当初她要是和胡寡妇一样让自己的女儿去读点书该多好。
胡寡妇晚上睡不着觉,想的依旧是汤婶她们的事情。
她曾经也是那样一个中年妇女,和汤婶她们差不多。
她坐了起来。
外面房间里,李振花点着桐油灯,正在写着东西。
自从胡寡妇习惯了这边,她也就搬到了粮仓这边来住了,以前住的地方用来堆茅草了。
李振花听到声音,抬起头:“唐妈?你是不是有什么事情烦恼?”
胡寡妇给她倒了热水,在她的旁边坐了下来,把今天的事情都告诉了她。
她很想知道,李振花她们这样的年轻人面对这样的事情要怎么办。
李振花想了想,道:“不要着急,慢慢来。”
“我就是怕。”胡寡妇也不知道自己怕什么,她心里着急。
她四十几岁了,不像年轻人那么天真热血,她经历过地主,经历过灾荒,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