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对于皇帝来说,让一个家仆出身的养子前来道贺,便是明目张胆的羞辱了。
皇帝出生时太后还只是先帝的一个宝林,没资格养育龙裔,便被抱去镇北王的生母端太妃宫里,做了她的养子。
养子、家仆,这两个词被放在一起,就是往皇帝心窝里捅刀子,楚怀章不可能不清楚这一点,可他就是要做。
皇帝心里明白,楚怀章不一定是不臣,他只是一如既往地,习惯了在这个兄长面前保持倨傲的高姿态。
皇帝恨不得生啖其肉,可他不愿意落下一个残害兄弟的名声,更何况二十几年来,楚怀章在北方苦寒之地频频传来捷报,他也需要他守在那里。
两人小声交流着与周书禾擦肩而过,空气中隐约传来镇北王三个字。
周书禾眉头微微一挑,垂下眼帘,掩住眼底刻骨的恨意。
镇北王楚怀章……
前世承平帝死后由宁王楚承稷继位,再一年,楚承稷病逝,镇北王楚怀章于建兴元年从他手中接过玉玺。
此后北边战乱不断,建兴帝给狄人送粮送钱,割让土地、和亲公主,即使她在繁华的京城中,也能听闻到北方百姓的惨状。
于是那些麻木的面孔和枯瘦的身体,闯进她前世最深重的噩梦里。
作者有话说:
第46章 中秋
有人说:“血啊。”
有人说:“痛啊。”
有人说:“都死咯。”
前世, 承平四十年,八月。
中秋将至,人却不知该从何处团圆。
三十五岁的周书禾拦住一位从北边逃来的难民, 问他有没有见到一伙商人,其中领头的是个姑娘, 只有二十岁,喜欢穿鹅黄,身上背着一把阔刀。
被拉住的人面色麻木, 浑浊的双眼像是没有焦距似的,直愣愣看着她不回话。直到不远处一个施粥的棚子传来一声吆喝, 他不知从哪里来的力气,猛地挣开她,一会儿就融进了不远处的队伍里, 跟融入大海里的水滴似的不见了踪迹。
周书禾没有办法,叹息一声, 也移步去了粥棚,施粥的中年人看到她,恭恭敬敬地唤了一声“东家”。
她微笑着点头,沉默片刻后轻声道:“老李,你再帮我问问这些人,这么多人总有谁见过曦儿吧, 我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养大, 我不想就这样……”
不想就这样失去最后一个亲人。
遇见曦儿的那个秋天,刘贵接到消息,带周书禾一路疾驰入京。那几日她整个人都是钝的, 脑子里一片空白, 只剩下再见祁遇最后一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