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人的主观性,也具有了文学文本的叙事性。正是本着这样的理解,法国哲学家福柯曾这样讲道:“重要的不是话语讲述的历史年代,重要的是讲述历史话语的年代。”历史的真相已永不可知,自以为占据了一些历史史料,便可以接近历史真相,无异于痴人说梦。
勿庸讳言,开始喜欢这个人物源于二月河笔下那个重情重义的十三阿哥,但是将这种兴趣维持至今的是对历史中真实的怡亲王允祥的好奇。这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仅从现存不多的史料中也可以了解到: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他的性格复杂多变、刚毅坚韧,他的为人圆滑灵活、城府极深。他有济世安邦之能,他有运筹帷幄之才,他有政治家的冷酷,也有为兄、为弟、为夫、为父、为子的柔情。当然,以上的看法,也只是一个现代人的无凭猜测。既然是猜测,那么不妨放纵个人的想像,来讲一讲我心目中的谜一般的十三爷。
在他的身上有很多的谜,第一个便是他的失宠之谜。究竟在一废太子事件中,他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为人不耻的小人角色,还是遭人陷害的替罪羔羊。是揭发告密、觊觎大位的野心家,还是敢于承当、舍身取义的真君子?出于某种原因,有力的证据已被他的兄长——雍正皇帝尽数销毁,留下的只是众说纷纭的谜团。历史的真相已不可知,但我相信,一废太子事件一定是他人生中的分水岭。从一个意气风发、备受父皇宠爱的天之骄子成为一个被康熙帝当众斥责为“并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加管束,必将生事”的失宠皇子,这之间的落差,他必是经历了心灵的千疮百孔之后才承担了下来。十四年的灰色生活,难熬的不是物质的匮乏,而是灵魂的折磨。当他脱胎换骨之后,站在他皇兄雍正皇帝面前的已经是一个百炼成金,干练成熟的政治家了,而这块金子在雍正朝发光发热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在他的身上还有一谜,那就是他与诸位手足之间的关{炫&书&网:www。ūмDтхт。сοм系。在雍正铲除异己,尤其是他们共同的手足这件事情上,他究竟持何种态度?是助纣为虐?还是尽力保护?抛开为世人所斥责的手足相残、祸起萧墙的伦理道德因素,雍正的所做所为有他的合理性,历朝历代残酷的政治斗争何尝给人性天伦留下一点空间?胤祥做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焉能不懂其中的道理?但他有的不是一副没有丝毫人情味的铁石心肠,在他的心中,依然有着手足相亲、血脉相连的情谊。我们可以从现存的史料分析一下:胤禵的性命最终得以保全,纵然有雍正顾及毕竟一奶同胞的原因,但很可能也与胤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