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五 探病(三)
来到书房,胤缜却不在。正迟疑间,兰淳见书桌上放着胤缜所临的字,早就知清宫重文史诗词,众阿哥也个个文韬武略。诗词歌赋,骑马弓箭更是从小必修的功课。胤禛,这位未来的天之骄子更是文采出众,不仅承袭了其父皇的才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兰淳走到桌边,拿起桌上的字,标准的颜体,大气磅礴,写的是一首佛偈“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兰淳默默地念着,她记得书上曾说雍正一生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以万乘之尊而自称“居士”;在日理万机的繁忙中,还自撰佛学语录,编选和刊刻释典、大开法会,广收门徒、赐予佛徒封号、大力干预寺院内部事务、任命住持、表彰高僧。
此时看到胤禛写的佛偈与佛经,兰淳真正感到了信仰的力量,恐怕若不是对佛的信仰,胤禛也许早已倒在那条通向皇位的路上了。在储位之争中,胤禛就表现出一副淡泊超然的样子,公开声称自己是“天下第一闲人”。还特地编了一本《悦心集》,其中收录了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刘禹锡的《陋室铭》,欧阳修的《归田录》等诗文,以表明自己归隐山林、读书赋闲的心志。他要借此告诉人们:他对“头戴天平冠,身穿衮龙袍”的那些俗套毫无兴趣,他更不会去处心积虑地争夺储位。
他自称“破尘居士”、“圆明居士”,常常在圆明园举行法会,大做佛事,邀请各地高僧探讨佛学,还写了《和硕雍亲王圆明居士语录》、《圆明百问》等佛学书籍。康熙最终选择胤禛也许正是看中了他心里那份难得的佛性,沉静如水,淡泊自敛,却又不缺“钢骨”……只是令人费解的是,雍正后期却拿起屠刀,乖张暴戾,诛杀兄弟大臣,那份佛性的仁慈宽大竟不意而飞,兰淳突然觉得其实人性中的两面如此可怕,到底是什么改变了他,是名是利还是……情?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则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则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则非凡夫。”佛偈之后兰淳看到是胤禛手抄的《金刚经》,可见此时的胤禛心中对佛的敬仰已深入心髓了,那字中透出无尽的崇敬与膜拜。
继续看着,突然兰淳愣在了那里。她颤抖着拿着那张宣纸,不知怎么心中竟有些痛,那竟是他为自己写的诗!
“幽诗幽书幽情川,幽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