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父亲带上三叔,骑两匹宝马、穿得这么贵气去会的朋友,姜留还真有几分好奇,“父亲这位好友是?”
“此人名叫陈绍,用他自己的话是,是位隐于市的隐者。为父相中了他的一座园子,买下来给你姐当嫁妆。”姜二爷起身向外走,“待你母亲回来跟她说一声,为父今晚不回来了,不必给我留门。”
姜留跟出门喊道,“爹爹少吃些酒,明日您还要去京兆府当差呢。”
姜二爷抬手摇了摇折扇,头也不回地走了。姜留含笑摇头,转身继续为二哥的婚事忙碌。
姜家这宅院不算小,但架不住多子多孙。姜家三兄弟各占一院,姜大郎成亲时占了姜家姐妹们读书的滴翠堂,内院实在挤不出地方给二郎夫妇住,姜松便拍板,将他们夫妻俩的新房安排在了东外院。
东外院原本住着家里三位有脸面的管事及其家眷,让他们搬去姜家后巷的小宅子内居住后,东外院重新修葺粉刷,
打通与内院的小门,
便成了与姜槐居住的小院一样的院落。
姜槐是庶子,
姜二郎也是庶子,
这样安排中规中矩,家中对此安排唯一有意见的,便是姜二郎的嫡母陈氏。因为二郎夫妇占去了东外院后,待过两年三郎成亲,就只能憋屈的住在东院原本给两个女儿居住的小跨院里了。陈氏替儿子感到憋屈,又不跟跟丈夫和家里人讲,便只能去找亲闺女。
听着母亲抱怨,姜慕容沉默不语。
姜慕容与丈夫,还在崇化坊内赁屋居住。两进的院子,为了能住下一家人,姜慕容不得不精打细算。前院住着家里的几个仆从,内院正房东屋是她和丈夫的房门,西屋是两个女儿的房间,丈夫的书房在东厢,西厢是厨房和丫鬟和婆子的房间。丈夫在读书,家里的日常花用、人情往来都靠姜慕容的嫁妆铺子撑着,绍兴公婆寄来的银钱,只够丈夫读书用。
现在她怀着孩子精力不济,
若不是父亲偷偷贴补她,六妹又派人帮她照料着酒坊,
姜慕容哪能在家安心养胎。但在母亲心里,她这个已经嫁人的女儿,比大哥和三弟差远了。现在母亲眼里心里,只有未订亲的三弟。姜慕容压住心底的酸涩,安慰母亲道,“娘,我二叔已被封侯,万岁很快会为他赐下府邸,待二叔一家搬去新府,家里就有地方了。”
陈氏听得眼睛都亮了,“你听谁说万岁快给你二叔赐宅在了?宅子在什么地方,有多大?”
当然是六妹妹跟她说的,六妹妹为何会这么说,就是不想母亲闹得家里不安生。母亲这性子,若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