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厩牧?”
兵部管的事儿很多,权利也不小,主掌武官铨选及军籍、疆界、边防、车舆、厩牧、驿传、装备、军械和仪仗等军事行政之节制,太仆寺和卫尉寺也是在兵部的调度下处理具体事务的。
“为父是喜欢马,但为父不想养马、放牧。”姜二爷幽幽说完,又补充道,“兵部做的这些事儿为父是没兴趣做,不是没本事做,为父不笨,也分得清轻重缓急。”
您当然分得清,否则也不可能把肃州和永昌的事情处理好。不过姜留没提这茬,她很是认真地道,“爹爹,女儿也不笨,也很有本事。”
姜二爷白了一脸假装她很有本事的笨闺女,“你哪不笨,有什么本事?”
哪不笨?姜留仔细想了想,认真道,“女儿是大智若愚。”
姜二爷把手枕在头下,“为父看你是真愚中偶有小聪明。”
姜留哼了一声,“留儿在爹爹眼里什么样,您在府尹大人甚至万岁眼里就什么样。”
姜二爷长长叹了口气。
父女俩沉默许久,姜留才分析道,“爹爹别急,府尹大人说西城衙门装不下您,可没说京兆府不要您。秦天野已被擒,尹太傅马上要致仕了,内阁空出两个位子,总有府尹大人一个。京兆府是府尹大人的老家,他肯定不放心交给旁人,少尹赵德敏是府尹大人的亲信,能堪重任。等赵德敏做了京兆府尹,京兆府两个少尹的位子空着,爹爹您去多去宫里转悠几圈,怎么也能捞个少尹当当。当少尹,可比当西城指挥使好多了。”
“有道理!”姜二爷坐起身,“不过,赵德敏是个老实人,查案办差是把好手,但他不够圆融,当不了京兆尹。若你二姐夫还在康安,他倒是有这个本事。如今么……”
父女俩大眼瞪小眼,许久之后,姜二爷才胆颤心惊地问,“不会吧……”
“……有可能。”
父女俩沉默一会儿,又各自躺在躺椅上,继续发呆,不对,是思考。
处理完政事,得知姜枫在兵部点卯后跑去了京兆府,却被张文江赶了出来,景和帝露出笑容。姜枫跟他说想回西城衙门时,喝得晕乎乎的景和帝没太在意,如今看来,他是真想回去。
若是旁人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想得肯定是加官进爵,也只有姜枫才想着降职回西城,继续做个小小的指挥使。
心思如此干净的臣子,怎能不让景和帝喜欢。他翻开桌上尹太傅的告老折子,提笔批了一个“准”字。
十月二十四日,姜二爷跟在兵部尚书李增奎身后,入宣德殿正殿上朝。
归京后第一次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