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因激动而微微颤动着的身形顿时僵住。
那件事,虽非她示意,但她的确是知情的……
这些年来他的所作所为,皆不曾瞒过她。
所以,当初她是默许了他,向兄长下毒?!
“如今想来,她一直在借时家之事,于无形中利用你我来对付当今朝廷。只是我固守己见,迟迟未能如她所愿,她便放任你行下毒之举推我一把。”萧牧道:“但起初你计划进展不顺,于是,她又于营洲对我行刺杀之举,并嫁祸至裴氏,使我通过裴家顺藤摸瓜查到姜正辅身上,彼时姜正辅于朝堂之上对我诸多弹劾,如此处境之下,我生出反心,几乎是情理之中的事——”
晏泯怔怔摇头:“怎么可能……”
萧牧继续说道:“而在那场刺杀中,阿衡意外寻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线索。”
“什么线索……”晏泯几乎是绷紧了每一根神经在问。
“阿衡一直在暗查当年晴寒先生之死真相,在九年前那场劫杀中,她曾记下了凶手手腕内侧的刺青图纹。”萧牧道:“而在营洲那场冲着我来的刺杀中,她在一名刺客身上,发现了同样的刺青。”
“而晴寒先生当年之所以遭人劫杀,是因在北地边境察觉到了有人欲密谋对父亲不利,传信回京之后,在途中遭人灭口。”
“也就是说……杀害晴寒先生之人,即是构陷通敌案的主使?”晏泯面上几乎已无血色:“但兄长又如何能够笃定,那些带有特殊刺青的刺客,他们背后的主人一定就是长公主殿下?”
“太子于城中遇害,那些刺客身上,亦有人带有此刺青图纹。”萧牧反问他:“太子是听闻长公主突发急症,情况危急,才会临时出宫。那些刺客动手的时辰,恰避开了城中卫军巡逻,且早早备下了火油,就埋伏在离开永阳长公主府的必经之处——阿锦,你觉得,在这京城之内,皇位更迭之紧要关头,当真会有如此巧合之事吗?”
他真正得出这个结论,亦是在昨日太子遇刺之后。
有些久不得解之谜,只要寻得了一丝关键线索,即可抽丝剥茧,将过往一桩桩、一件件事皆串连起来,由此得出真正的答案。
无论这个答案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多么令人难以相信——
晏泯的声音渐渐平直缓慢:“照此说来,萧夫人之事……也是她的手笔,是吗?”
“母亲绝非是如此不谨慎之人,能引她独自离开众人视线的,一定是她极其信任之人,母亲虽与长公主甚少谋面,但一直心存感激,将其视作恩人。”
说到此,萧牧微垂下视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