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都在规划自己有限的体力,足足两个小时,他一直很稳,脚下没有错一步,到达山崖顶时,伪装服里的汗水,成股地往下倒出去,四肢的肌肉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震颤,但很快稳住了。
到这里,其实只成功了一半。
秦放没有立刻翻上去,深呼吸喘了几口气,稍稍平复鼓噪的耳膜,挂在绳索上操控机械镜探查崖顶的情况,看到某一处时,浑身紧绷,又很快收束情绪,继续搜检,来回确认三遍,翻身上崖。
崖顶乱石嶙峋,杂草零星,秦放搜寻出一百米内的散雷和警报器,撒上需要带特殊眼镜才能看见的荧光粉,回到崖边,拇指食指扣在唇边,响亮的鹰啼响起.
很快崖下传来了三声规律且短促的回应。
秦放不去看山崖边矗立着的十字架,带着小机器人奔入山林,标靶落地时,会带出这一个孔点下不同土层传来的超声波。
每一种介质的传播速度,音频反馈是不同的,比如岩石,黏土,空气,以及混泥土,金属,钢铁,根据不同的数据反馈,秦放可以判断出,这一孔点坐标下,有没有地下城,有没有溶洞,然后根据这些波长数据,初步估算出地下城的高度,规模,或者溶洞的下陷标高。
秦放像只猫一样,在高天山丛林里穿行,取样90个点,最后找了一棵树,爬上茂盛的树冠里,开了笔电,解下头顶的小机器人,把它放到更高的树冠上。
小机器人立刻睁开眼睛,给秦放叔叔放哨,这是上崖前做好的约定,叔叔一旦拿出笔电,证明他要绘图,处理数据,它则给叔叔放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