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四个小伙子,贺子丰带他们去门口支起了另一个粥棚。两侧同时开始施粥,速度比平日快一倍,不需要等太久。门口摆放了七八个小凳。要是屋里坐不下,也可以坐在外头吃。
让四个小胡子做跑堂,小陈专门干账房。方氏跟秋玉俩人在一侧施粥,俩店小二小冰和大宝在另一侧施粥。
两个灶台同时熬粥,也能让张师傅轻松一点。
至于张师傅的三个儿子,不用他们帮忙,可以去附近玩一玩。
没一会儿粥上来了,大家迅速的围了起来。
多出十个人来帮忙,铺子里忙中有序。客人们也不用等太久了。随来随吃,随吃随走。粥就没断过,整个街道都蔓延着香甜的味道。除了老百姓,队伍里有穷人,富人,小乞丐,竟还有不少穷书生。贺子丰的粥管够,来多少人煮多少粥。热热闹闹的,很快连县太爷都听说了。
第68章 威胁
县太爷找到贺子丰, 他很欣赏贺子丰,年轻有实力,敢想敢干, 对贺子丰道:昨儿好几个大商户都夸你呢, 说你家的粥铺热闹。
贺子丰道:全靠大伙儿捧场!他施粥花了点小钱, 但店里其他的东西卖的飞快。把糙米杂粮的成本给补了个七七八八。
再加上中午饭和晚上的酒水, 那一点用人的成本也回来了。
县太爷道:县城林家的调料作坊,你要用什么东西,就从那边拿!我已经打好招呼了。
谢大人。贺子丰真心实意的道谢。
这个铺子是林家给县太爷的投名状。里头有他的干股, 县太爷算是老板之一。
贺子丰的确需要找一些调料商合作,菜和粮都不要什么钱,贵都贵在调料和香料上了。县太爷此举实在是太贴心了。
县太爷对贺子丰道:下午我叫朱捕头把那些今年没交上税的村落拉出人来修城墙!
贺子丰有些微怔, 眼看就要入冬了,修城墙可是个苦活。他们县的城墙还是三十年前修的,风沙侵蚀了多年,登上城楼的时候有些边角的地方都已经酥了。的确应该修建,可是已经深秋了,怎么好端端的想起这个来?
贺子丰只是稍微愣了一下,然后就道:好。一旦开始修建城楼。所有的人都要忙起来。
县太爷很喜欢贺子丰这样的手下。遇到事儿能执行, 也不多问。
对贺子丰道:你可知我为什么今年要大肆征收粮食?
今年征粮的力度比每年都大, 上面下了死命令。底下的人更是毫不容情。像灵山村这样的穷村也有不少, 地产不丰饶,赚一年不够自己嚼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