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们发年饷,什么时候少过了。”
徐氏只还不放心,又道:“那他们这样做到是为了什么?明儿就是除夕了,又要去祠堂敬祖宗,这事情要是被百姓们瞧见了,也不好看。”
谢玉娇便道:“也没什么,就是年底的时候,难民来的多了,米面都涨价了,仓里粮食是有,只还没舂成米,一时间也来不及弄出那么多来,所以我让陶管家把给族里的那一份先给了难民去了。”
徐氏听谢玉娇这么说,这才明白了过来,只开口道:“原是这样,我当是什么事情呢。”徐氏想到这些事情也觉得心烦,便开口道:“这些人从你爹在的时候,就恨不得让你爹供着了,你爹是个心善的,也就随他们了,不过就是花几个银子打发了罢了,没想到居然还做出这样的事情来。”
谢玉娇一开始没把这事情告诉徐氏,也就是怕她心烦,如今瞧她那蹙眉的样子,便知道她又要不痛快,这大过年的不让人安生,到底有些让人恼火。
谢玉娇只安慰道:“母亲别担心,我出去看看就回来,再不行打发几个银子也就成了。”
徐氏闻言,只开口道:“大过年的,别跟他们起了争执,明儿进祠堂又受一堆的闲气,索性散几个银子算了。”
谢玉娇虽然也这么说,可心里头却一点儿也不想给银子了事。一来助长了他们的气焰,二来这要是行得通了,以后隔三差五都来这一招,谢家也不够他们这样勒索的。是以谢玉娇觉得,不若趁着今天,把话都说明白了,这样也就永绝后患了。
“母亲放心,我自有计较。”谢玉娇说完,只随着郑婆子就出门去了。
谢家宅几百户的人家,是这附近最大的村庄了,谢家的粮仓就在村里口不远处,那边还建有私塾,沿路还有几个随常的铺子,做一些早点吃食生意,或修伞补鞋、卖糖的。如今二老太爷堵了陶来喜的去路,这周围看热闹的人也就都涌了过来。
郑婆子引子谢玉娇到了门口,才问道:“姑娘您先等着,我喊个轿子过来。”
谢玉娇只摆摆手道:“郑妈妈不用忙了,这几步路我还走得动。”
郑婆子闻言,只笑着道:“姑娘金贵啊,按例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怎好随便在路上走动呢!”
谢玉娇便笑着道:“我这算哪门子的金贵,都劳碌命了。”谢玉娇提着裙子,正打算要出门呢,就瞧见几个看热闹的人从那边往回走,嘴里还嘀嘀咕咕道:“谢家什么时候又多了这个富贵亲戚了,出手可真阔绰,一百两的银票随手就拿了出来。”
谢玉娇闻言,脸上顿时变了颜色,往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