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智将来说,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此。
但他却没有多少时间进行这种多愁善感的感伤,最高评议委员会已经命令他准备出击了,在那些最高评议员看来450使徒军对上联军舰队,一场辉煌的大胜自然在他们的计划之内的,现在就期待着这只“诡狐”能给他们带来什么惊喜了。对他们来说0亡地全歼联军所有舰队已经不算是特别的惊喜了,至少也应该一口气打到英仙王国、甚至银石帝国去才勉强能够让他们高兴一下吧:那些最高评议员们不仅这样YY着。
伊尔哈特自然不会像他们那样乐观,在他看来,他从三个联盟国家带回来的还剩一百多万的远征军自然可以一战,但那些由17最高评议员的亲兵们所组成的两百多万部队,却从来都没有过彼此合作的经验,现在贸然编在一起,能发挥出多少战斗力,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还好,伊尔哈特没少做过这种补锅匠的活儿,临危受命几乎是他的家常便饭了,第一次出彩就是在他的直属军官战死的情况下发生的,以后虽然一直被他的主君认为是运气好而吝于奖励,但他最终仍爬上了这个相当于十七国联军司令官的位置,靠得就是他的主君在发现没有机会取得胜利时,就会让他这位“福将”试一试,结果往往能够取得挽泰山于既倒的战果。
对于那两百多万分属于17个阵营的部队,伊尔哈特仍让来的建制,并未盲目地整合,因为已经到了火烧眉毛,准备开战的时候了,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草草地整合还不如让他们按照原先的方式进行战斗呢,虽然配合起来要差一些,总比未战先乱要好一些。
当然了,伊尔哈特肯定不会把取胜的希望放在这些所谓的“亲兵”、所谓的“精锐部队”身上的,最后向联军发起致命一击的,还是他麾下那支稍事补充后,已恢复到将近200规模的远征军。
那两百多万注定将各自为战的“精锐部队”很快就先被伊尔哈特分批次先期投入了战场,说好听点,他是要让这些部队打前锋,说难听点儿,他是把他们当炮灰来用的——军队一旦没有了统一地组织,也就只有这点儿用处了。
不能不说。苏姗在进行战略层面的整体布局时,还是显得游刃有余的,但若要在战术层面上进行具体指挥的时候,就不是她所擅长的了,这也是她在封爵中被狄安提点以后,才勉强被归到第二档封为伯爵的原因,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以至于才寂寂无名,不能被其他人承认。
还好。她有自知之明,所以在为自己的部队争取到最有利的决战形势之后,在战场上最多只给每个军团指定一个大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