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了下来。
这种僵持当然是为了更大规模的战争做着准备。
在帝国军方面,卫伦凭借欧比仕对他的信任,把战败的责任全部推到了倒霉的康曼丁上校的头上,在“绞肉机”星系中虽败犹荣的史壮得以被任命为前线总司令官,而卫伦则以“监军”的身份留守在这边前线,他对这个身份可是非常满意的,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史壮立下功劳的话,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分上一份,但若史壮战败的话,他又可以一推二五六地把责任推个干净,是个只讨好不吃力的好差使。
在联军方面,因为“绞肉机”星系的辉煌胜利,北斗执政联盟、南十字公约组织、泛银河邦联议会等三个联盟国家都有意加强对联军的参与力度,都有意向再各组建一个精锐的军团,同时一直被动防守的索兰尼亚共和国的总统塔兰也对组建一支机动性力量大为意动,所以联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扩军潮。
在这股潮流中,原先的英仙羽林军被编为“第一集团军群”,简称“第一集群”,原先由苏姗所组建的联军被编为“第二集群”,分别由“北盟”、“南约”、“泛银联”和“索兰尼亚”各组建一个50人军团所组成的军团群被编为“鉴于在英仙王国的军官们的强势,为了避免他们再次取得“第三集群”的主导权,这个集群从上至下的军官全部由这四个国家的军官担任,英仙王国只负责技术支持。
不过,“第三集群”在组建之初,仍被牢牢地打上了英仙王国的烙印,编制、装备、组织结构全部照搬英仙王国的不说,里面那些经验丰富的骨干军官还都是从“第二集群”中抽调出来的,那些原本作为非嫡系关系的军官,心里自然跟“因为连番的恶战,“第一集群”和“第二集群”的许多军官,尤其是低级军官都升了级,罗兰更是因为指挥着一个超军团单位取得了歼敌百万的战绩,终于从数月前就升到的6级上校的永久军衔,提升为将。所以这两个集团军群因为军官等级的提升,而提升士兵人数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
在这次扩兵潮中,第一集群由刚组建时的160人,扩至200人,每个军团都40万人扩充至50万人。
因为第二集群在刚组建的时候,三个联盟国家的军官都由那些不受主要领导人待见的低级军官充任,以至于很多舰队的主官都仅是上校(临时军衔,实际4少校)军衔,在英仙王国中,已经不太常见的尉官却作为主要军官大量充斥着整支队伍。在经过“绞肉机”星系的磨砺之后,那些舰队主官们都已经像第一集群一样,渐渐普及了准将(实为级中校)军衔了,更有许多尉官连升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