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康便提出要买点粮食、衣物以及少量的药材、代步的板车。马车是不指望了,倒是板车能拉得多一点。
这个李德任倒是答应了。然而不出完颜康所料,西夏的粮价,至少卖给他的粮价,并不便宜。李德任给出的解释是:“天旱,欠收。”这个完颜康知道,因为金国也是……
难民的口粮一天提到了八两,也只有八两。其他的要求满足程度与这个也差不了多少,鞋子现赶制也是来不及的,只好买些羊皮、牛皮裹上。好在有回乡的动力,难民营里的妇人行动起来,自己做了些简易的鞋子。
药材也有了一些,不幸的是没大夫。三千户人里,没一个大夫。人口抢掠来的第一时间里,精壮、工匠、兽医、伎乐、大夫……这些有技艺的人会先被挑拣出来,然后瓜分一空。想再要回来,难如登天。宁愿还点青壮,三千户人里,青壮男子还能有个两千上下,大夫是一个也没有。
完颜康再要想在兴庆府聘请愿意跟随去金国的大夫,几乎是个不可能完全的任务。还是李德任想示好,死活给他弄了三家人来。交接的时候,两人都是一脸的苦笑——真是揽了一件大麻烦上身。
李德任道:“这下弊国的窘状世子都看到啦。”
完颜康心里也苦得很,妈的中都到现在也没派接应的人来兴庆府好么?他的上表写了多少回,是因为大金国威严令夏人臣服,是秉承了皇帝与太子关爱百姓,不忍子民流落异国的理念,所以他才敢死抠这些人回来。中都很开心,但是要花钱的时候就开始扯皮!
亏得太子大哥挺他,才能派了完颜承裕跑陕西去“顺便”接应安置。
“弊国的窘状,太子也都知道了。”
****************************
清点完了人口,完颜康与完颜承麟舒了一口气,一天也不想多呆,带着夏使和国书,点起人马,一路往陕西去。
临行前,李德任亲自来送,难兄难弟,执手相看泪眼。李德任请他给金国太子带了一封书信,并且展示了内容并无阴谋。再三说:“你我当各自努力呀!”完颜康道:“好。”
次日启程,完颜康拖着近两万人,一路东行。因病弱者颇多,完颜康将他们重新编队,将老弱与精壮混编,互相扶持。晚间结营,又作安排布置之法,守望相助。到得最后,一日最多能走上五十里。却是越来越顺利了。
临近边境,又被当地部族拦住了。西夏人各部比起金、宋两国来更为独立一点。看到这些人口,明知是兴庆府放归,也很有点打劫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