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分明休息得挺好投反对票。
政务繁忙,父皇也要注意身体呀。小皇子殷殷握着他父皇的手,终于又成了一个关心亲爹的贴心小棉袄。
这才对啊徽帝舒心地眯起眼睛这才是辛辛苦苦的老父亲历经艰难险阻救回他可怜的小儿子后该享受到的父慈子孝。
所以那个戚长风敷衍完爱演的亲爹后,小皇子不想多耽搁分毫,父皇,你快点说嘛!
唉,这个长风啊,确实需要出京一趟,皇帝一本正经道,一半的征南军还留在南夷呢,形势时时变化,他总要过去转一圈,把那边的军备再进一步调整安排好。包括岭南蜀南一片,诸多乱象,总有大事小情在那等着,下面的人又不够分量,解决不了。
他军功卓著,头衔也高资历却比不过那些领军的元老,少不得四处跑一跑、将上下的不平都周全处理好。这三四年间,他都属于急升之后的过渡期,无数双眼睛都盯着他呢。这小子七年在外,一回来就直升中央,他手底下领过的那些兵要怎么办,从地方储备军征上来的,再分派回地方?那还算他手里的兵吗,难道他从此只保留一个名号?若不然,他又没经营过自己的势力,另一套体系里根本没有自己的人可用,地方上的人谁认得他呢?
还有,他手下也有文职、军师和参谋,他要不要为这些人谋一个出身,从此打开局面,能慢慢向文官那边渗透?
他刚回来时,这些东西朕想着慢慢教,时间还长,毕竟父皇是要把这个人留给你的。日后哪怕父皇不在人世了,你还有一个手掌数十万兵马的大将军在背后撑腰,但是后来,发生了这样的意外,戚长风相当于把他回到朝堂后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给浪费掉了。所以,哪怕是为了他日后着想,他现在忙一忙也正常。
小皇子虽然从来都对庙堂之事不感兴趣,可他一朝不再蒙昧,从此就对很多事都开了窍。皇帝纵然有意唬住他,可说的也皆为实情,康宁很容易便能领会贯通。
父亲这样语重心长,康宁一时好像被架住了,似乎只能接受戚长风要到处跑的结果,甚至不好由着性子无理取闹:行吧。我明白了那他什么时候必须得走啊?他要离京多久?
这个嘛徽帝作严肃状,什么时候走不好说,看京中的军事处理得怎么样。至于待多久啊朕想想,一年半载是基本的,两年三年也正常。要是为了稳妥,三年五载才是正好!十年二十年的也行啊
什么!小皇子瞪大了眼睛,那怎么行!父皇,我
嗳嗳嗳,父皇知道,无非是你喜欢他,他也喜欢你嘛!徽帝心里暗笑,父皇和你母妃都心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