淌着一种湿润的泥土和雨水的香味了。
碧桃给康宁换上了今年春天新做的夹袄,赵贵妃开始有点把他当做一个大孩子来打扮了,不再净选些过于软嫩的颜色,而是用内务府进上来的几匹苏州贡造的缎子,一家一半给小皇子和戚长风做了衣裳。宝蓝、玄青、银灰,戚长风上身已经是一派少年郎的风流倜傥,便是稚气未脱的康宁也给打扮出了几分斯文秀质。
二月末一个春光烂漫的休沐日,戚长风惯常去禁卫军的大营里跟着京都骑首领训练,大皇子被皇帝扔去户部历练,大公主被淑妃拘着协理宫事,余下的没一个能在宫里待住的,一大早在康宁还没醒来时就飞出去了,康宁原本兴致勃勃地找了一圈,没多久便无精打采地领着自己的小跟班回来了。
赵贵妃正安排下人清点库房,把用不上的东西寻出来给永春殿腾腾地方。养一个小孩子就是这样,每季每月内务府送上他的吃穿用度、内造府送来他的起居用具,越收拢越是冗繁,只单单说康宁从小到大在年节里得的那些宫灯还不包括皇帝专门画给小儿子、特别放置起来的几十盏已经占了后殿一排库房中的一个耳室。这其中的大多可能康宁根本都没机会看见。
康宁就守在母妃身边安安静静的自己玩儿,一套琐碎的竹木将军零零碎碎摆了一地,赵贵妃就听见小儿子边摆弄边在嘴里小声地念念有词,有时看着自己不忙了,就围在她脚边转来转去,讨一口她盘子里的鲜肉点心。
不一会儿,浣青抱进来了一只极精致的大风筝。那是一只扎裱的板鹞风筝,上面绘了极热闹的吉祥福禄,缀满了大小不等足有上百个的哨口,都是用鹅毛管制成,轻轻摇动时都能听到清越的哨音。这是赵云侠在康宁小时候送他的,那时候赵云侠人在崇州,是特地去求了一个极善做风筝的奇人,专给小外甥制的,历时半年才得了,为此在那一年临近年关时又绕路了一趟江宁府亲自去取。
可那时候的康宁根本没法玩,他甚至对这只精妙绝伦的大风筝都没有什么印象。他幼时连月连月昏昏沉沉的生病,小命就像风中摇晃的一簇细细的火苗,整个人常年是浑浑噩噩的。赵贵妃感念弟弟的心意,尽管儿子用不上,又哪里舍得把这样不贵重却很稀奇的好东西转送给别人生的皇子公主,便命下人妥善收好,要留给自己儿子长大了赏玩。
一晃几年过去了,她早不记得这只当年还赚了自己几滴眼泪的板鹞风筝。今天猛然见到,她才想起来居然还有这么一回事。
康宁看见了便伸手来要。
这可真是把好东西埋没了,浣青把颜色鲜艳的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