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倒是有些饿了。
大叔看着站在自己摊位前的少年郎,惊讶之余有些可惜,那么好一张脸竟然是留了疤,真是可惜了。
“卖烧饼能养活一家人吗?”濮阳玉仁咬着有些发硬的烧饼问道。
憨厚的笑了笑,还是第一次有人问道这样的问题呢,“嗯……小老头一家五口,老婆子帮京城的那些官家做一些缝缝补补的伙计,倒是都有口饭吃。”
咀嚼着嘴里并不好吃的烧饼,濮阳玉仁笑道:“那你们摆这个摊子,一年向官家交多少银子?”
说道这里,大叔的眼里闪过无奈:“二两银子。”
微愕,二两银子可是相当于普通百姓一年的基本开支呢。
“一直都是如此嘛?”
“小老头做了二十余年的烧饼了,交的钱是一年比一年多。若是遇上战争,交的钱更过。”
拿了一些钱给大叔:“再给我一些烧饼。”提着手上的烧饼一面走一面思考着,没想到这里的税收会如此的高。两年来倒是忽略了这些。
心里暗自思量,看来她回去之后,得好好决策一番才行。
第七章 大婚前
一路走来,陆陆续续的询问了一些摊位,不知不觉竟然行到了城东的月老祠旁。
苍天的树木上悬挂着的红绸随风飘荡着,放眼望去,那最高的枝桠上的两条红绸仍就悬挂在此,半年前的场景历历在目。那个时候,若是濮阳风华没有回避,那现在又是怎样的光景呢?
树下依旧有着成双成对的情侣在祈祷着,卖红绸的老人看着伫立在自己摊子前的少年,忍不住开口说道:“公子,求一个吧。城东的月老祠可是方圆数百里最灵验的庙堂了。”每年很多的善男善女都会来此求姻缘。
低头看了看摊位上悬挂着红绸摇了摇头:“半年前刚求过。”
听了这样的话,摊主眉开眼笑道:“哦……小老儿我想起来了,除夕之夜时,和公子来的还有一男一女吧?”虽然过了很久,但是那三人的气质真的让他记忆犹新,回味无穷:“那公子可是和那位姑娘可是修得正果?”看了这么多年的姻缘,自然是看出了那位红衣姑娘那眼里的浓浓情意。不过,另外一个红衣公子他倒是看不明白了。
看了看摊子上的那些小东小西,濮阳玉仁笑道:“嗯,摊主的红绸很灵验。”他们三人终究是如红绸上写的那般,纠结在了一起。突然,跃身纵向树顶,伸手翻动着那最高的两张红绸,‘姐姐’,当时若是能偷偷看一下,就该明白了。其实想想,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同。半年时间,她的那张红绸上的字迹因为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