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桌面,不答反问:“秦淮有何打算?”“我?”我道,“我打算先在苏州小住一段时间,以后么,还没有想好。”邬思道点了点头:“正好,我在苏州有位友人,我就随秦淮吧。”其实,我对邬思道这个人还是很感兴趣的,他愿意留下来我也挺高兴的。
本想着先在秦淮河畔买座房子,可是既然是小住,那也没有买房子的必要了,邬思道在秦淮河边找了家名为“杏花楼”的酒家客栈,说是他的友人开的,下午我们便搬了过去,这家杏花楼装修考究,大堂里不是慢慢的座位,而是一个个架子,上面摆满了历朝历代的古董,我不禁眼花缭乱,再看墙上,红楠木漆的边框,嵌着名家字画,简直是一个小型展览厅!邬思道看见我那惊讶的样子,笑道:“苏兄平日里喜收藏各代字画,倒不像是个商人,更像个儒生呢。”
“邬兄!别来无恙!”正说着,楼上走下来一个青衫青年,约莫二十岁的样子,眉目含笑,风度翩翩,未染一点铜臭,的确是一派才子的风范。“啊,苏兄,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刚才正向秦…。呃,秦兄介绍呢。”邬思道看了看我一身的装束,吞吞吐吐道,“秦兄与我是在京城里认识的,一见如故,相谈甚欢,这便一同出游了。我一来到苏州就想到苏兄了,以后,还要叨扰苏兄了。”“苏公子,幸会幸会!”我作揖道。那苏公子笑道:“秦公子无须多礼,既然是邬兄的朋友,就是我苏止善的朋友,何来叨扰的说法?二位还请上座。”
我们跟着苏止善上了楼,楼上的布置也不像是一家酒楼,没有大堂,都是一个一个包厢,每个包厢都有个雅名,而给我最深刻的感觉是这里的门都用屏风代替了,屏风上都是梅兰竹菊,或者青山白水,怡然自得。
苏止善带我们到了“上善居”坐定后,便吩咐小二上茶和准备客房。
苏止善看出了我的疑惑,笑道:“来这里的多是文人雅士,大家不以吃饭斗酒为目的,都是相谐而来,吟诗作对,赏画评诗。所以这里不设门,而用屏风代替,为的就是方便大家交流文采。我与邬兄就是这样认识的。”我恍然大悟,崇拜地看着他,酒楼我见多了,一直以为杜康斋算是数一数二的风雅了,没想到,还有个杏花楼将它比下去,而这杏花楼的老板竟是个满腹才情的年轻公子。
“苏公子年纪轻轻,能不以金银为目的,而寄情于诗词文采,秦淮佩服!”没想到苏州一行能认识这么多才子,我一高兴就有点忘形。
“秦淮?”苏止善重复道,“呵呵,秦兄的名字倒真是…。。应景啊。”邬思道喷笑出来,我瞪了他一眼,忙喝水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