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舞台又是全寺至高点,在悬空的清水舞台前,整个京都美景尽收眼底。
登高望远,视野辽阔,近处清水寺正殿外诸多身着和服的人,正开始举行隆重的传统祭祀仪式,远处的京都古城古朴安祥庄严肃穆,清水台上几个穿和服的中国姑娘,边注视着隆重的祭祀,边俯瞰这座被称为日本人心灵故乡的城市。
今日匆匆一见都觉京都古朴静谧,若是深入了解根植于这座城市的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定然更加深刻。而这文化内涵有诸多方面是承袭于盛世大唐。
京都是仿唐长安城而建,城市、建筑、文化、风俗都保存得较为完好,而中国连大唐王朝都城,如今的西安都无多少古迹遗存,太难寻觅盛唐雄风,建筑如此,文化精髓更是在历史的滚滚黄沙中,早已断了传承。
锦初远眺京都城市,有些喟叹:“有学者说,唐文化在日本,明文化在韩国,民国文化在台湾。而今的中国大陆是连空壳都不剩吗?”
陆令辰俯瞰远处的京都,说:“若是唐文化在日本、明文化在韩国、民国文化在台湾能够寻得,那倒还好。我们寻找、复兴古代文化遗存尚有迹可循。可悲哀的是源于唐、明、民国的文化在传播至日本、韩国、台湾的历史过程中,早已加入了各自民族审美、民族特色,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本土文化形态。
就日本而言,建筑、书法、茶道、服装等诸多领域承袭中国,但在发展中又融入了日本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象,柔婉、含蓄、禅意、精致,这日本民族的风格意蕴,并不是恢弘大气、富丽堂皇的大唐盛世雄风。
韩国、台湾亦是如此。
这些被世人所接受认可的是印上他们民族烙印的文化形态,而不是中国的,汉、唐、明和民国。如今,中国早已在历史文化传承中丢了根脉,我们一无所有,而他们的文化却传承发扬,源远流长。”
听闻如此,一时间姑娘们都沉默无言。
“可是文化复兴、文化传承是多么宏大的命题,我们力量微薄,能做什么?”
“那就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在日本你们可以轻松惬意地穿上和服,在中国为何不能穿上汉服?日本时常有穿传统和服的风尚,中国也可以复兴传统汉服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