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对傅氏家族的故事很感兴趣,其实是对南岛民国的历史都感兴趣。不知您还能提供些什么材料?”
老人停了一停,似乎早有准备,从背后的书架上拿出一只破旧的纸盒子,送到她眼前,打开盖子。盒子里是一堆褪了色的旧照片,他就一张张拿出来给微微看:“这一张是我家的全家福,坐着的是我父母,站着的是我。这一张就是家父,应该还是他年轻时候的样子。”
她看了看那张年轻傅博延的照片。照片里的傅博延穿着白色洋装,个子很高,浓眉大眼,不愧是翩翩佳公子的模样,有迷惑人的皮相,可惜出色的外表掩盖的是渺小的灵魂。那张全家福里的傅博延已经沧桑了不少,傅谨英也已经有六七岁的模样。她问:“您应该还有个妹妹,叫傅谨芳吧?怎么全家福里没有她?”
他一愣,似乎没料到有这一问,回过神来才回答:“她是孙姨太生的庶出的姑娘。孙姨太死得早,谨芳平时跟着佣人张妈,也不同我们一道生活。”
她一听,隐隐感觉到谨芳的境遇似乎不太好,追问:“后来呢?您和傅谨芳有联系吗?”
老人摇摇头:“谨芳很早就出嫁了,嫁到永平乡下的什么地方,我们没什么联系,而且她很早就得病过世了。”
她又问:“傅谨芳可有儿女,现在在哪里?”
老人说:“谨芳生了一个女儿,也是嫁给了当地的渔民吧,早些年听说,生孩子的时候难产死了。”
尽管已经料到,她的心仍旧隐隐地钝痛,为惠贞,为谨芳,也为她从未谋面的母亲。三代女性,似乎都未得到命运的垂怜。
她又问到傅博延的经历:“那么您父亲傅博延呢?听说傅家人后来都逃去了台湾,怎么您还留在了永平?”
老人说:“解放军打过来的时候,我祖父祖母都已经过世。大伯弄来了船票,但能带走的人数有限,就只带了大伯和二伯两家人。我父亲他……”他说到这里神色一顿,似乎略有些难堪,停了停,好像下了一个决心才说:“他早年同一个大汉奸走得近,一起做过生意,因这事名声不大好。后来日本人走了,他也坐过牢,吃过许多苦头,大伯二伯为此同他不怎么亲近。”
不亲近恐怕是委婉的说法。傅博延一个顶着汉奸罪名的人,亲人撤走时唯独留下了他,想必境况是凄惨的。傅谨英又从盒子里找出一张照片:“这是家父的遗像,享年五十七岁。”
照片上的傅博延形容枯槁,颧骨突出,头发只剩稀疏的几根,瘦得几乎看不出年龄,哪里还有当年的风采。她问:“他是因病过世?”
傅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